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限时训练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53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6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亏姓秦。青山处处埋忠骨,白铁何辜铸佞臣。”出自清朝乾隆时期翰林院秦涧泉,反映了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历史事实,不为祖先遮丑饰恶,又能反省自律。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中的“忠骨”指的是谁?该人物在哪次大战中大败金军?佞臣指的又是谁?
(2)如图人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发扬?
(3)如图,他是不是民族英雄?请简要分析一下原因?
2.
阅读材料: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在杭州西湖边,有一座古墓,题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靖康耻”标志哪一朝代灭亡?
(2)材料二的对联中的“忠骨”是指谁?“佞臣”又是指谁?
(3)“忠骨”实际上是一种什么精神?

2.选择题(共16题)

3.
岳飞赢得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B.率领岳家军打败辽兵
C.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D.坚持抗金,精忠报国
4.
张三的祖上曾是岳家军的一名将领,当时他们作战的主要对手是(  )
A.契丹军B.蒙古军C.金军D.元军
5.
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6.
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    )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汉水至大散关一线D.黄河至大散关一
7.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变”。从此(  )
A.辽灭亡B.西夏灭亡C.北宋灭亡D.南宋灭亡
8.
一位姓秦的杭州县令在瞻仰了岳飞墓后写了副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主要表达了(  )
A.对祖国山河的热爱B.对岳飞的无限崇敬
C.对秦桧的无比憎恨D.对南宋灭亡的叹息
9.
中国古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痛斥当局忘记国恨家仇,把偷安杭州当作故都汴州。该“当局”是指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10.
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
A. 匈奴统治者    B. 女真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11.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2.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3.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 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 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14.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15.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16.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B.杨国忠C.秦桧D.李林甫
17.

如图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


18.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