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时训练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51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真宗死后,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居安,不乐战争。”
(1)辽朝与朝廷“和好年身”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夏与北宋的战争,破坏了党项族与汉族人民的正常贸易,中断了内地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人民怨声载道,“战不如和”等歌谣广为传唱。后来,西夏统治者向北宋提出交好的请求。双方和议商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北宋册封,称夏国主。北宋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茶叶3万两,绢15.3万匹。
(1)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与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带来了什么危害?
(2)材料中北宋与西夏的和议有什么积极作用?

2.选择题(共8题)

3.
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
A.两族所建政权同一年灭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4.
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B.契丹族C.蒙古族D.鲜卑族
5.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他来自下列的哪个民族呢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突厥
6.
运用历史地图感知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图反映了
A.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民族政权的并立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中外交往与冲突
7.
如下图被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西夏王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
A.契丹族B.匈奴族C.党项族D.鲜卑族
8.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赵匡胤B.耶律阿保机C.完颜阿骨打D.元昊
9.
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较长久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
下列不属于宋夏和议相关的史实是(  )
A. 元昊向宋称臣
B. 宋给西夏岁币
C.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D. 北宋派兵镇压西夏起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