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训练试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344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政治文明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治平在《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一书中谈到: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里克利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材料二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道:“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
材料三  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人数
9
6
4
8
53
比例
5.11%
3.41%
2.27%
4.55%
30.11%
 
 
 
 
 
 
类别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24
13
13
4
42
比例
13.64%
7.39%
7.39%
2.27%
23.86%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设置“分权”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国内学术界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关系史研究工作重新启动,并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局面。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外交,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无疑是重要的。大致来看,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辩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

——摘编自马荣久《“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研究综述》

据新中国外交史的相关史实,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方法及其努力方向进行探讨。(说明:研究方法探讨的角度可一种或多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单选题(共12题)

3.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57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材料说明了
A.国务院当年的规定缺乏法律依据
B.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D.劳教制度的制定与废除体现了时代的需要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
C.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5.
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A. 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 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 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 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6.
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参下图),这一修改
A.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
B.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C.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
7.
中国网新闻中心曾发表评论指出:“九二共识”虽只是一个用词符号……但其重要的部分则是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即“”。这里处的内容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海峡两岸均坚持和平统一原则
D.海峡两岸均放弃武力统一原则
8.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宣布“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政党的资格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其他各民主党派……(一起),来决定中国一切重要的问题”。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致力于建设民主平等的政治
C.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民主党派决定着建国成败
9.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宣告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0.
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前,中国政府主动释放了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国飞行员。后来,会谈经过多次磋商,美方也允许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这表明当时
A.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政策
B.中美两国都试图缓和紧张关系
C.美国改变了孤立中国的政策
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1.
1971年11月8日晚上,毛主席嘱咐道:“这次联大以2/3多数票支持我们,是第三世界国家把我们抬进去的。……对那些慑于美国的压力投弃权票的国家也要表示感谢并谅解他们的处境。”***所谈的事件
A.导致中美关系更加恶化
B.因美国的阻挠而没能成功
C.使联合国摆脱美国影响
D.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2.
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并与之进行了两次会谈。日方认为这次会晤“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乃至邦交正常化的道路……日中会晤是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最大的收获’”。材料中“最大的收获”主要是指
A.战后中日两国开始官方接触
B.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C.日本掌握了对中外交的主动权
D.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13.
“会议坚信,本宣言和各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条款的实施,将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从此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在国际和平大家庭中起他们的作用。”这次会议( )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D.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4.
阅读下列材料,可以看出当时

①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②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③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