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342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

1.单选题(共24题)

1.
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主要是由贫穷公民组成,他们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公元前411年贵族寡头派桑德等利用舰队征伐西西里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平民政治地位极其低下
B.民主决策成为时代风貌
C.公民大会不能代表民意
D.废除民主制乃众望所归
2.
罗马共和国时期,出身贵族的卡厄斯·马歇斯因战功被选为执政官,由于恣肆妄言,激怒了民众,保民官考密涅斯等以“只要群众起而鼓噪便可并即刻实施对他的放逐”进行裁决,结果马歇斯被流放。这反映出当时罗马刑法领域
A.国家权力受到误用
B.贵族特权遭到打压
C.人民直接参与决策
D.民主政治氛围宽松
3.
有专家指出,《十二铜表法》以来的成文法,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谕令和判例,以及公民大会和元老院的一系列决议,其他长官的各种命令等,经过长时期积累,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法规。这说明罗马法
A.多元一体注重实效
B.司法实践灵活高效
C.不断追求公平正义
D.立法过程主观随意
4.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院都有行政监督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内阁是国家的最高管理机关,它由议会多数党组成,以总统的名义任命。以上规定反映出法国
A.议会掌握行政实权
B.总统不受众议院限制
C.内阁需向总统负责
D.属于民主议会制政体
5.
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由此可知,英国内阁制度
A.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B.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
C.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D.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
6.
1853年太平天国正式开科取士,规定:“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据此判断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
A.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
B.表达了对封建正统的反叛
C.争取到士人的广泛支持
D.向民众普及了天主教教义
7.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写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对此,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评价:“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以下最能体现“它是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的是
A.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8.
1935年,蒋介石提出将川滇黔为中华民国复兴的根据地,把四川作为中华民族立国的根据地。后来国民政府确立了以西南地区为新建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开始将沿海工业迁至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这反映出国民政府准备
A.转向战时经济体系
B.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C.建立官僚资本垄断
D.防止西南军阀做大
9.
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B.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
C.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
D.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10.
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A.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B.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C.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D.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11.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阐明了党的工业经济方针: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对城乡资本主义成分既要容许其“存在及发展”又不能“任其泛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至城市
B.坚持新民主主义发展路线
C.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D.遵循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
12.
明末马铃薯传入中国。最初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由专司蔬菜种植的“菜户”筛选、培育。清代中叶中国人口骤增,马铃薯迎来了第一个种植高峰,开始走向平常百姓。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农民注重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
B.马铃薯不适合中国人的饮食口味
C.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利于物种交流
D.封建国家忽视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13.
传统科举落第文士,大多做教书先生或回家种地。到了明朝又多新的出路,比如可以给官员做师爷,给商人做参谋,甚至还可以去戏班子写戏。据此可知明代
A.科举制度趋于衰落
B.戏曲备受士人推崇
C.城市经济发展繁荣
D.社会等级秩序混乱
14.
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汉唐的坊市制度在宋代已被废除
B.宋朝统治者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D.商业发展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
15.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16.
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17.
相继出现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联系,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A.A
B.B
C.C
D.D
18.
18世纪,英国通过一系列商业垄断战争,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确立全球海上霸主地位;19世纪,英国工业品大量销往世界各地,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从各地输往英国。这表明
A.工业革命是英国确立世界霸权的主要原因
B.殖民活动与商品贸易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力
C.殖民活动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D.英国民主政治发展推动了经济变革
19.
下面是1750年—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分额(%)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18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
B.德国发展速度最快,与英国抢占世界市场
C.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逐步转移到欧洲
D.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0.
19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买办”受雇子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买办完全依附于外国商业资本
B.买办资本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
C.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
D.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
21.
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
A.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
B.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
C.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
D.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
22.
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
B.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
C.“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
D.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材料表明
A.启蒙运动催生自由贸易
B.启蒙思想家反对干预经济
C.重商主义阻碍经济发展
D.经济政策是启蒙思想核心
24.
下表是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A.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B.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C.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D.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突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