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18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综合题(共3题)

1.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根据材料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
观察下面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图四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
(2)图一中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作用如何?
(3)图三中的地方行政制度造成了什么问题,统治者采用了什么方式解决的?
(4)图四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
(5)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选择题(共15题)

4.
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
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B.满族C.白族D.回族
5.
(2015·湖南常德)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宋朝,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吃占城稻米饭B.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
C.品评《清明上河图》D.看到回族人用纸币购物
6.
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A. 宣政院
B. 安西都护府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7.
“历史很精彩,我要去读读。”小丽读了《马可波罗行纪》。此书中,小丽可能会读到的场景是
A.扬州的人民大面积地种植橄榄、番匣
B.蒸汽轮船沿运河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
C.往来的官吏们在某地驿站吃饭、休息
D.元大都有雄伟的高架引水桥、圆形剧场
8.
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这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蒙古族B.女真族C.回族D.藏族
9.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
10.
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器
11.
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2.
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行省制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13.
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
14.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5.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B.秦隋元
C.秦元明D.隋元明
16.
行省制度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
18.
小华同学开展了以“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响”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以下能纳入研究的史实有(   )
①马可·波罗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迪亚士航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