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97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5/7

1.综合题(共3题)

1.
科技进步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据报道,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是口径为30毫米的航空炮弹和120毫米坦克炮贫铀穿甲弹。贫铀是从天然铀中提取的供核武器或核反应堆燃用铀后的废料。由于贫铀的半衰期比铀更长,可以长期破坏环境和人类的食物。在伊拉克由于贫铀弹的放射性弹片、碎屑、粉尘和氧化物的放射性长期存在,它所造成的污染将持续4000--5000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一号核电站四台反应堆相继出现爆炸、泄漏等险情。截至2011年3月23日16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根据最新气象分析,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福岛核电站以东海域扩散,随后扩散转向东南的太平洋海域。

福岛一号核电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学技术在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2.
工业文明的产生,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在此背景下,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二:世界贸易总额

材料三: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请看下表:
材料四: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西方的工业文明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
(3)依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年的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有何进步之处?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选择题(共16题)

4.
下图机器发明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B.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引起了棉纺织业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D.使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5.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是(  )
A.棉纺织业技术经验丰富B.新兴工业易推广新技术
C.英国棉花的大面积丰收D.雇佣劳动力的技术熟练
6.
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  )
A.市场要求无法得到满足B.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D.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7.
下列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其中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生产进程的重要发明是(  )
A.珍妮纺纱机B.水力纺纱机C.蒸汽机D.蒸汽机车
8.
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轮
9.
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世界历史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创造了空前的财富B.激化了社会矛盾
C.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地位
10.
下表所示是蒋孟引在《英国史》中统计的1835年全英国棉纺织业中从业工人人数及比例表中统计数字最能说明(  )。 
 
总人数
占全部纺织工人的比例
18岁以下的童工
5万人
43%
女工
19万人
53%
 
 
总人数
占全部纺织工人的比例
18岁以下的童工
5万人
43%
女工
19万人
53%
 
A.英国的棉纺织业呈现出衰落趋势
B.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
D.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11.
“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  )。
A.技术支持B.劳动力支持C.市场支持D.资本支持
12.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下图为《1700~1890年世界GDP的份额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B.工业革命的开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亚洲国家的衰落
13.
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后出现
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14.
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分是(  )
A.地主B.资本家C.工人D.农民
15.
工业革命后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的根本媒介是(  )
A.炮舰B.军队C.商品D.资本主义思想
16.
1815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包括(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17.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18.
下列人物曾经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的是(  )
A.阿克莱特B.凯伊C.哈格里夫斯D.瓦特
19.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政治保障是(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圈地运动的不断扩大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手工工场的日益发展

3.单选题(共1题)

20.
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