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社会政治制度几经演变。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人据此认为,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英国的民主模式”、“美国的新体制”分别是什么?就两国政治中政府首脑和议会的关系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你有何认识?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人据此认为,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英国的民主模式”、“美国的新体制”分别是什么?就两国政治中政府首脑和议会的关系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你有何认识?
2.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美发表建交公报4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美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1300多种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涉及金额500亿美元。……9月24日美又拟对华2000亿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对华贸易战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美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1300多种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涉及金额500亿美元。……9月24日美又拟对华2000亿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对华贸易战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近代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了近代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材料 在近代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了近代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郭金鑫《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依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3.单选题- (共25题)
4.
某学者认为,“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民主制度
A.是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 |
B.是仅限于公民内部的民主 |
C.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
D.开近代西方间接民主先河 |
5.
罗马法的“取得时效”制度是指持续占有使用他人之物,经过法定期间而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根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取得时效”的使用人必须是罗马市民,外邦人不得适用。这一规定表明
A.贵族掌握了财产特权 |
B.罗马帝国排斥外来民族 |
C.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权 |
D.万民法具有较高实用性 |
6.
1871年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说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
A. 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
B. 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
C. 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D. 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
A. 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
B. 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
C. 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D. 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
7.
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据此,对英国政治制度表述最准确的是
A.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
B.代议制最终完善的标志 |
C.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D.责任内阁制特点的体现 |
8.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
B.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 |
C.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D.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 |
10.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居住及租地权 | D.“门户开放”政策 |
11.
有人说: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人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他
A.创建了太平天国 |
B.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C.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
D.领导太平天国后期的反清斗争 |
12.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鸦片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13.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可见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马关条约》 |
14.
李鸿章在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道:“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由此可见,李鸿章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
A.政治腐朽 |
B.财力小、军事装备不足 |
C.战术不当 |
D.综合国力不如日本 |
16.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 “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国民大革命 | B.南昌起义 |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D.八七会议 |
17.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8.
1949年4月***写了一首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挺进中原 | B.战略决战 | C.北平和谈 | D.解放南京 |
19.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上述材料应出自
A.《和平法令》 |
B.《告工人、士兵、农民书》 |
C.《四月提纲》 |
D.《土地法令》 |
20.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这说明巴黎公社
A.标志着无产阶级首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
B.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C.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
21.
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该“制度”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3.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 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的方针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求同存异 |
D.不结盟政策 |
24.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
25.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图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欧洲共同体 |
C.华沙条约组织 |
D.不结盟运动 |
26.
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后,英、法等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署对口,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其成员国保证要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方面相互合作。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
B.为欧洲一体化提供经济保障 |
C.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 |
D.加剧了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
27.
下图是某网站刊登的的一幅题为“今非昔比”的政治漫画。其政治喻意是


A.美国的使命是拯救全世界的自由和安全 |
B.国际局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
C.美国在全世界的领导力正在减弱 |
D.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破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