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培优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28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二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材料三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
材料四“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1)材料一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2)为了保证“全体人民”掌权,雅典主要设立了哪些政治权力机构?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四,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军国大亊的决策方式存在怎样的差异。
2.
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众、参两院发表咨文,他把世界政治分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两个对立的营垒,不指名地将苏联称为“极权政体”,并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名,宣布美国将支持和帮助世界上所有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力量。这便是人所熟知的“杜鲁门主义”的问世。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和实质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

2.单选题(共16题)

3.
在《十二铜表法》中,传唤、求偿、所有权及占有等内容都为了使私人之间的商品生产及交换更加的方便、快捷和安全。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受到平民斗争的推动
B.重在维护私有财产
C.是商品经济发展结果
D.实现社会经济发展
4.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5.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将于2016年11月8日举行。根据现行的美国宪法第22修正案,美国总统任期4年,可以连任一届。各州选举人按该州选民投票结果投票选举产生总统。由此可知,美国实行
A.联邦制
B.总统制
C.共和制
D.君主制
6.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认为“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的先决条件。”这说明当时
A.中共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来指导中国革命
B.中共开始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D.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7.
张之洞和易顺鼎的奏折指出:“如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结果会弄得‘民穷财尽,国防解体,海军无归宿,陆军无利器……中国将来必无可办之洋务’。”奏折所言“条约”
A.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最早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刺激了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D.其签订意味着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8.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
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9.
余英时认为中国“上至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的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建制之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而这一儒家建制整体的迅速崩溃始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0.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坚实的基础”是指:
①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②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⑤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11.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将获得的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段话最可能出自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
12.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成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支持
A.“一国两制”构想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13.
“今天是一九七九年元旦。我们代表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向诸位同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前途,既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统一祖国,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一光荣目标共同奋斗!”这一文告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倡议国共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14.
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前12条都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本末倒置的做法。但宪法在增加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也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这反映了(  )
A.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
C.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15.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
A. 《论联合政府》
B. 《论十大关系》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6.
1979年9月,铁托在某国际组织首脑会议上发言: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主张各国都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没有同意充当任何人的传声筒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
17.
1947年7月,马歇尔计划提出,马歇尔指出: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该计划即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该取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关于马歇尔计划,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扩大了美国与西欧的矛盾
B.阻碍了西欧一体化进程
C.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
D.推动了冷战的爆发
18.
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启蒙运动兴起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③攻占巴士底狱
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