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2764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1

1.论述题(共1题)

1.
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格局形成,六七十年代受到冲击,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战结束前,许多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就已预见到战后将会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势力对峙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局面。……1947年9月,美国著名政治家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从此,“冷战”这一表示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词语便在金世界流行开来。“冷战格局”或“两极格局”成为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代言词。

——摘编自张象《从反法西斯联盟到两大阵营的对峙》

请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
(要求)必须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史实不全的按要点扣分;参照所给示例至少回答三个以上的史实。
(示例)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安全、主权以及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等多种力量的成长,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鸦片战争后,西学浪潮扑面而来,满清王朝不断衰微。这一切都促使知识分子开始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向西方学习,开启了近代思想文化趋势维新的艰难历程。2017年暑假,秦陕中学组织“研学之旅活动,带领大家绘制近代“思想地图”,追寻思想者熔铸中外的足迹,感受先进中国人应对危机变革的思想历程,体会中国近代社会的波澜壮阔。
(研学站点一)
武汉一面对危局的实践主张(注:张之洞长期驻跸武汉,担任湖广总督,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设计者和实践者之一)
站点资源“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张之洞1898年《劝学篇》

(1)依据本站点资源,概括张之洞的核心思想。在此思想影响下的实践活动是什么?
(研学站点二)
广州世纪之交的制度探寻(注:康有为出身广东,长期在广州开办学堂,进行变革理论宣传)
站点资源在他(康有为)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写的《中国近代史》

(2)依据本站点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应对危局的方案是什么?与张之洞相比,康有为的方案进步性表现在哪里?
(研学站点三)
北京一除旧纳新的思想启蒙(注:陈独秀以北京大学为活动中心,宣传进步思想,领导站点资源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那赛先生,便不新文化运动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依据本站点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通过本次研学活动,你对中国近代思想变革历程有哪些认识?

3.单选题(共25题)

3.
学者陈乐民说“我认为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修饰过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这种民主政治根植于古希腊
A.人文思想严重缺失的蒙昧国情
B.小国寡民特色凸显的政治土壤
C.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
D.商品经济十分落后的发展水平
4.
1871年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说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
A. 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
B. 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
C. 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D. 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
5.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士兵中流传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的歌谣。这表明此时的太平天国
A.领导核心空前加强
B.军事形势全面好转
C.军心涣散、盛衰转折
D.全面落实土地改革
6.
刘吉在其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记述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记述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A.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的根本改变
B.意味着国家政治统一的最终完成
C.推动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7.
研读具有时代特征的图像史料,是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整合的图文资料。据此推测,他们关注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孙中山评价20世纪初发生在广州的某一事件时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的“斯役”是指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9.
下图是吴老师一堂微课课件中的核心资料。据此可知该微课主题应该是
A.光荣革命
B.美国内战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合
10.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此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1.
1971年底,一位拉丁美洲外交官描述道:中国人到联合国来,就好像他们从月球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是
A.中国实现与拉美各国的友好往来
B.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矛盾从此消除
D.中国对西欧北美发达国家全面开放
12.
2018年3月5日,土耳其军方成功挫败了一起由极端势力策划的针对美国驻土使馆的恐怖袭击。针对恐怖主义这一棘手的国际问题,中国早在2001年就与俄等六国发起成立了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为主要使命的组织。这一组织是
A.七十七国集团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13.
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由此判断,这一脉相承的政策应该是
A.工商并举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体恤民生政策
D.限制服饰政策
14.
学者马克垚在书中这样比较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
A.多国几乎同时开始了技术革命
B.技能是成就大工业的唯一要素
C.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
D.“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
15.
“热词”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下与这一历史时期特征最吻合的一组词汇是
A.维生素、棉布、橡胶
B.新大陆、黄金、香料
C.蒸汽机、工厂、火车
D.内燃机、石油、电话
16.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
A.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
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
C.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
17.
为了迎接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在复习中设计出一份图表。根据图表所呈现的内容,在?处应标注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改革
C.经济特区设立
D.乡镇企业发展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跨越。到21世纪初,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性决策出自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9.
每年的11月11日,原本是个普通的日子,却因为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寻常的意义,至今已成为全民购物的“狂欢节”。推动这一转变的技术条件是
A.高消费的狂热心态
B.思想观念的转变
C.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D.社会产品的丰富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出现重要变革所示美术作品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呈现出
A.规范、均衡、理性的特点
B.奔放、多彩、浪漫的特点
C.夸张、变形、抽象的特点
D.写实、批判、精细的特点
21.
有着深厚人文哲学造诣的学者苏格拉底,在被雅典司法机构宣判死罪后本可逃走,但他认为逃走是不正义的行为,对他做出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据此判断苏格拉底的观点是
A.美德即知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现世幸福
22.
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以下能够体现这一绘画理念的达·芬奇作品是
A.《大卫》
B.《蒙娜丽莎》
C.《西斯廷圣母》
D.《里昂大教堂》
23.
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历史概念。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4.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观察下图,判断该科技成就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制瓷技术
25.
孙中山强调“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文中体现出的思想应归属于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改良主义
26.
邓小平呼吁“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1977年底,政府落实这一呼吁的举措是(  )
A.恢复中断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
2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长期奋斗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下列人物中成就中国太空梦,成为中国首位“太空人”的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杨利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