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享有如下自由权保有财产、营业、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居住、迁徙、信教。国务总理(内阁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性质和最高权力机关名称。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54年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享有如下自由权保有财产、营业、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居住、迁徙、信教。国务总理(内阁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便于团结和组织全国人民决定国家大事,参加国家管理,从而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体现了国内各民族的平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各少数民族都能平等地参与政治,从而促进了民族团结,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摘编自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性质和最高权力机关名称。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54年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美洲的特产流向世界各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含义并概述其形成的主要过程。
材料一 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摘编自吴于虚、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三 19世纪末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以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美洲的特产流向世界各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含义并概述其形成的主要过程。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编自张春海、陈叶群《百年回眸》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主要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编自张春海、陈叶群《百年回眸》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主要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2.单选题- (共28题)
6.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它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
B.关税主权 |
C.领土主权 |
D.领海主权 |
7.
有学者认为:“在战略上,遵义会议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指的是
A.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
B.确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 |
C.事实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D.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
9.
“这是一次大约12(实为13)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在上海法国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开始,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湖上(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这次会议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 |
C.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D.标志着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
11.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 首凯歌。”这是因为十月革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
B.标志着俄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13.
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中美正式建交 |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日邦交正常化 |
D.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
14.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苏联认为“不得不采取迫切的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为此,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七国成立了
A.华沙条约组织 |
B.欧洲共同体 |
C.共产党情报局 |
D.经济互助委员会 |
15.
1978年底,中国“逐步建立各项法规,对西方贸易和接触实行新的开放政策”,这场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它始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
C.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
16.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职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为此,罗斯福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调整劳资关系,缓和矛盾 |
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
D.加强救济工作,发放紧急救济金 |
17.
1921年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苏维埃俄国实施了
A.新经济政策 |
B.土地法令 |
C.工业化政策 |
D.和平法令 |
18.
某发展中国家为了使本国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将全面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改造工程项目,但遇到资金困难。该国若需申请长期贷款,可以求助的国际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
B.世界银行 |
C.关贸总协定 |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20.
19世纪80年代上海地区一首竹枝词描述道:“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该词描述的是
A.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工具 |
B.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技术 |
C.以汽车、火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 |
D.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 |
21.
《尉缭子·治本》说“夫在芸耨(耕耘),妻在机杼,……春夏夫出下南亩,秋冬女练下布帛,则民不困。”材料反映了
A.发达的民营手工业 |
B.石器锄耕的广泛应用 |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D.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
22.
汉初规定:“贸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后来,汉文帝强调:“农,天下之大本也。”这反映了汉朝推行的政策是
A.工商皆本 |
B.重农抑商 |
C.重商主义 |
D.闭关锁国 |
24.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材料反映洋务运动
A.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
B.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
C.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
28.
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其建立的标志是( )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 B.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 D.达尔文《物种起源》 |
30.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继承和发展了***思想,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是( )
A.三民主义 | B.新三民主义 | C.新民主主义论 | D.邓小平理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