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26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万人
6000人
501人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有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议员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庭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国会可用三分之二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四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2分)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国的什么政治文献?确立了近代西方哪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有人 把这种制度形象地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说明这种制度的核心是什么?(5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政体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2分)
(4)以上不同的民主发展模式给你什么启示?(1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智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在同一时代场景中基于传统的民族性、国民性,表现出另一套欲求:人间天国、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晚清乡里民众的自救意识与先进人物的救国方案同向而不同调。”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晚清时期与人间天国、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2分)
(2)“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为什么“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上空”?(3分)
(3)材料二中省略号处应该是什么事件?举出先进人物为推翻专制政体进行艰苦斗争的二个事例?(3分)
(4)乡里民众和先进人物的救亡活动最终都没有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2.单选题(共19题)

3.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一位政治家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C.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D.雅典民主是真正的民主
4.
戴维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他要到雅典去参加公民大会。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他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是投票选出民主防碍者。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李维,人们争相谴责他不利国家的行为。你如何评价这项议程所涉及的内容?
①它驱逐了反对民主政治的敌人,保证民主政治的顺利进行;
②但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工具
A.①②都不正确
B.①②都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5.
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B.罗马没有法律
C.罗马法不能保证人人平等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6.
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罗马成文法诞生,其标志为
A.习惯法的废除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公民法的制定D.《民法大全》的编纂
7.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法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出现了公民法与万民法。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内容的不同B.适用的范围不同
C.制定者的不同D.制定依据的不同
8.
罗马管辖其辽阔疆域主要依靠(  )
A.普及推广罗马法律 B.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C.提高罗马军团力量 D.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9.
罗马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了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 
A.万民法B.公民法C.习惯法D.自然法
10.
《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可能是(  )
A.法国的共和制B.美国的两党制
C.德国的君主立宪制D.英国的议会制
11.
在现代英国政体中,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国家的元首   ②民族团结的纽带    ③国家统一的象征    ④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2.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处死了封建君主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13.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两党选举异常激烈,但没有造成政局不稳,其主要原因是()
A. 两者的根本利益一致 B. 美国法制健全
C. 两党相互牵制 D. 民主制度充分发展
14.
“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对文中“机会”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打破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
B.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C.赢得国家独立,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D.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15.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 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德意志帝国   D. 意大利王国
16.
俾斯麦因为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罢免,德皇的做法(  )
A.不合法B.合法 C.说不清D.忘恩负义
17.
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制的腐败 B.资产阶级的斗争
C.封建势力的削弱 D.资本主义的发展
18.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
19.
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景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20.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项规定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变革中国政治制度D.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3.选择题(共9题)

22.在物理学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用{#blank#}1{#/blank#}来表示.物体{#blank#}2{#/blank#}面积上受到的{#blank#}3{#/blank#}叫压强.用公式表示为{#blank#}4{#/blank#}.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为:P表示{#blank#}5{#/blank#},F表示{#blank#}6{#/blank#},S表示{#blank#}7{#/blank#}.
23.在物理学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用{#blank#}1{#/blank#}来表示.物体{#blank#}2{#/blank#}面积上受到的{#blank#}3{#/blank#}叫压强.用公式表示为{#blank#}4{#/blank#}.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为:P表示{#blank#}5{#/blank#},F表示{#blank#}6{#/blank#},S表示{#blank#}7{#/blank#}.
24.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液化的过程要{#blank#}3{#/blank#}热.
25.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液化的过程要{#blank#}3{#/blank#}热.
26.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另外,在常温下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blank#}1{#/blank#}.
27.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另外,在常温下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blank#}1{#/blank#}.
28.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另外,在常温下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blank#}1{#/blank#}.
29.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另外,在常温下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blank#}1{#/blank#}.
30.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另外,在常温下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