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253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评价古希腊时不应该挑剔它哪些没做到,而应肯定它做到了什么。如果运用这条标准,那么古代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也就极其显著而突出。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西方法律史》
材料三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人的法律观。
(3)材料三的规定和材料一的原则有何矛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影响。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作用和局限?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2.单选题(共15题)

3.
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这反映了
A.真正掌握真理的人都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牺牲品
B.雅典民主仅局限于男性公民的民主
C.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D.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多弊端
4.
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5.
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是正义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D.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6.
有学者指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南京条约》中我们近年来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他们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7.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C.“(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8.
下图是1912年的一幅漫画。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
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C.蒙蔽革命党人
D.蒙蔽人民群众
9.
“五四,五四!爱国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雄鸡一唱天下白,同声击贼贼胆悸!为民众争正义,军拼刀枪都不惧,精神冠古今!扫荡千古群魔毒。”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10.
1935年1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A.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11.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一书中写道。“大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该“政治纲领”是
A.《临时约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共同纲领》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2.
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
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
13.
抗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
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加
14.
《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或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A.开辟沙市、重庆等内地城市为商埠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D.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15.
***同志曾外国来访者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三大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16.
从第五届全国人大以来,在每届关于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中,都明确规定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比例。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中规定:“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针对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立斗争的国际形势,我国采取了独具特色的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这实质上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征
A.尽快获取国际承认
B.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反对霸权主义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3.选择题(共1题)

18.彭平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新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