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25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日益走向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州政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不是中央集权制下地方从属中央的关系。州不是由联邦政府设置的行政区划,而是联邦的成员,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的政治实体。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的权利。同时宪法规定不设世袭国王,也不颁发贵族爵位。参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和众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自白幼蒂、张文燕《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解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宪法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制度对近代法国、德国的民主实践产生哪些影响。
2.
中国共产党在近代革命中,不断走向成熟,展现出非凡的洞察力和领导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材料二  1927年7月,随着国共合作的完全破裂,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土地革命时期。”之后,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政策上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剥削,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但到了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概括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与土地革命时期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中共此次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7题)

3.
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作者意在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A.使得妇女能够参与政事
B.具有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C.破坏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D.导致城邦多数人的暴政
4.
罗马法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时,财产由最近的继承人所有,凡是权利相等的人,包括妇女都可均分。死者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这体现了罗马法
A.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B.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保留了原始野蛮的习俗
D.规定妇女享有政治权利
5.
1841年,墨尔本首相在内阁会议上说:“我们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达成共识,就是我们对外说什么?到底是降低农作物的价格好,还是保持价格不变好呢?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这番话表明英国内阁
A.实行集体负责制
B.成员间没有分歧
C.掌握国家行政权
D.需要对议会负责
6.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当时英国首相艾登联合法国、以色列,准备用武力赶走纳赛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不支持动武,但她只是问:“你们确定这样做明智吗?”最终,英国还是卷入了战争。这说明英国女王
A.仍可制约首相
B.已经统而不治
C.拥有外交大权
D.主张和平外交
7.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白宫核心政治圈一直处于高调频繁的人事变动之中。如上任仅23天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被总统免职。特朗普总统此举
A.违背了1787年宪法
B.会受到国会的弹劾
C.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
D.破坏三权分立体制
8.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没有实权
C.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
D.总统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9.
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材料反映了1871年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B.政治制度的严重倒退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10.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这种处理案件的方式,是因为英国具有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和租地权
D.军舰“巡查贸易”权
11.
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因此,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不具有爱国性
B.具有时代先进性
C.目标不太清晰
D.指导思想不科学
12.
“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为此,五四运动提出了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
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
D.“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
13.
下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表(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
A.促使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14.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获得永久居住权
B.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C.要打开中国市场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15.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16.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铃制。中国乃不国矣。”与此役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
传教土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8.
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某校学生进行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日军暴行的研究性学习,在众多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战争亲历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19.
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此次“壮举”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