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及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
(2)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材料二,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及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
(2)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材料二,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 大事 |
五月五、六日 |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
五月七日 |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
五月二十日 |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
六月五日 |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
——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五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2)比较材料一、二,归纳并其合作方式的不同之处。
材料一 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五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中苏同盟互助友好条约》(1950年)
材料二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缔结该条约的原因。(2)比较材料一、二,归纳并其合作方式的不同之处。
2.单选题- (共19题)
8.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
A. 甲对,乙不对
B. 乙对,甲不对
C. 甲和乙都不对
D. 甲乙说的都对
A. 甲对,乙不对
B. 乙对,甲不对
C. 甲和乙都不对
D. 甲乙说的都对
9.
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是正义的 |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
C.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D.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11.
日本帝国主义割占台湾初期一直由武官实施军事统治。1898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公布了《匪徒刑罚令》,把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台湾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 |
B.日本侵略台湾蓄谋已久 |
C.清政府丧失维护统治的能力 |
D.日本实行依法治台策略 |
13.
近代历史学者蒋廷黻在谈到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说:“条款虽很多……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材料中的“为福”是指这些条约的签订
A.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
B.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 |
C.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
D.加快了中国融人世界市场的进程 |
14.
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
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
C.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
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
15.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乾隆时代(1793年) |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
咸丰时代(1860年) |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
同治时代(1873年) |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
16.
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
18.
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
B.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
C.冲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
D.冲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
19.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B.中美建交以后,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
D.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20.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1.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
B.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C.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
22.
“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其中的“主题”指的是
A.经济现代化 |
B.政治民主化 |
C.思想科学化 |
D.生活世俗化 |
3.选择题- (共2题)
23.
近年来保定各地新建了许多水果、蔬菜采摘园,春天可以到大棚里采摘草莓、蔬菜.秋天可以采摘葡萄、梨等.到采摘园现场采摘,既给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