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中展开的,只有对疆域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治理,才能推动国家的存续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和秦朝的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加强疆域治理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简述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古罗马的疆域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随着疆域扩大,古罗马的政体和法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治理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对这些地区采取的特殊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西周和秦朝的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加强疆域治理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简述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古罗马的疆域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随着疆域扩大,古罗马的政体和法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治理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对这些地区采取的特殊的政治制度。
2.
近两年中美关系问题牵动世界目光,关乎各国利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中国的政治影响。
材料二 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外政策的独立自主,邓小平的解释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
——《广安日报》2017年09月12日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 从某种角度看,***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罗斯・特里尔《***传》1980年版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中国的政治影响。
材料二 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外政策的独立自主,邓小平的解释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
——《广安日报》2017年09月12日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
2.单选题- (共20题)
3.
亚里士多德说,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大多数人”指的是成年男子 |
B.多数人的决定肯定是正义的 |
C.少数人的意志更符合城邦利益 |
D.实行的是人民主权集体决策 |
4.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说:“希腊文明仍然活着,它走进我们心智方面的每一次呼吸中,希腊的遗产太多,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能终其一生去完全吸收。”作者强调的是
A.现代社会急需要希腊文明 |
B.希腊文明并没有中断和消失 |
C.希腊文明是最完美的文明 |
D.希腊文明产生于特定的环境 |
7.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历时70年(1870-1940),按其发展主题,可以粗略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任务在于确立和巩固政体。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发动了法国大革命 |
B.建立了第三共和国 |
C.通过了1875年宪法 |
D.确定了国歌和国庆日 |
8.
英国将鸦片战争解释成“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并给落后文明带去新生”的战争,对这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忽视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
B.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
C.英国发动战争是正义的 |
D.全面的看待战争的影响 |
11.
20世纪的这场运动“源于民族主义,它要求政治上的公正,强调国家的正当权利”。关于这场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是先锋队 |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
D.仍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
12.
近年来有学者对辛亥革命“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述提出异议,似有自相矛盾之嫌,认为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应当主要从“破”和“立”两方面完成的情况去考察。就“破”这一任务而言,辛亥革命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B.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D.传播了民主的理念 |
13.
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而在“政治方面还是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这次会议召开是在
A.1921 |
B.1922 |
C.1923 |
D.1945 |
15.
《太平天国讨清檄文》中说,“满洲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这说明其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贪官污吏当道 |
B.卖官鬻爵盛行 |
C.阶级矛盾激化 |
D.民族矛盾激化 |
16.
马克思所言“大工业不仅使工人对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该论述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
B.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
C.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
D.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深远影响 |
17.
俄国有史料记载:“漫长的、痛苦的、纯粹的绝对专权结束,……人民自己拥有了权力、成为了俄国的主人”;“政权应当转交给资产阶级”这一史料的直接背景是
A.二月革命 |
B.《四月提纲》 |
C.十月革命 |
D.苏联成立 |
18.
***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这段话主要强调
A.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 |
B.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本政治制度 |
C.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 |
D.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
19.
中国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的总方针是: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创造条件,力求会议取得成功。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 |
B.日内瓦会议 |
C.万隆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
20.
1949年5月,美、英、法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占领区宣告成立;同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诞生。德国正式一分为二。导致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柏林墙的修筑 |
B.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 |
C.美苏冷战对峙 |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