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A)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24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概略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哪一机构?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什么?二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3)材料四体现了什么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美国政体是什么?
(4)当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两者在产生方式、行政权力上有何不同?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此纲领是怎样具体实践的?结果如何?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探索中走上什么正确道路?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单选题(共14题)

3.
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一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
A.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B.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
C.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
D.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
4.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5.
有人把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地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个观点体现的政治核心是
A.权力的制衡
B.圣人也有过错
C.多数人的统治胜过少数人
D.共和制比君主制好
6.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片段: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赞成对262票反对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对华战争的议案,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
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7.
18世纪末,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之所以说美国是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主要是因为美国实行
①一党制
②总统制
③责任内阁制
④联邦制
⑤共和政体
⑥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
A.①②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8.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9.
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屈辱历史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0.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
①半封建是指由过去的“闭关政策”被迫实行半开放
②半殖民地是指不少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居留中国
③半封建是指原来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④半殖民地是指国家主权受到严重破坏,但又没有完全丧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12.
近代历史上,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是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A.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B.战略战术失误
C.社会制度落后
D.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13.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道中指出:“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19.9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这表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B.国民党放弃了抗战
C.日本灭亡中国计划被粉碎
D.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14.
歌曲《爱我中华》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歌曲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我国实行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5.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6.
***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为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
A.实行不结盟政策
B.推行“一边倒”方针
C.开展多边外交
D.改善中美关系

3.选择题(共1题)

17.列式计算.

  {#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