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9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224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园林建筑与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有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分析苏州园林在明代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时期的主要原因。
2.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从约占人口总数的20%增加到3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770年时,英国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是45%,工业的比例只有23.6%;1821年,农业的比例急剧下降到26.1%,工业上升至31.9%;1861年时,农业比例只剩下17.8%,工业则占到将近40%,超过了各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截止到1848年时,英国的棉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煤产量占全世界的2/3,生铁产量甚至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摘编自王明南《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关系探究》

英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现城市化的?工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作用?
3.
博物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场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12—2019.3,国家博物馆以“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为主题,展出了河北省满城汉墓的149套722件精品文物(出土文物共6000余件、套)。文物摘录如下:
材料一 
文物
名称及用途
铭文
 

金缕玉衣保持尸骨不朽;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五铢钱用于商品买卖
五铢
 

铜镬(huò)
用于烹煮食物
中山内府铜镬,容十斗,重卌(xi)一斤,卅九年九月己酉,工丙造。
 

错金银镶嵌铜骰(tóu)
喝酒时用来行酒令,俗称“色(shǎi)子”
酒来、骄
 
注:卅九年九月己酉即中山王39年9月己酉日。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战国、西汉、东汉都有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有8位公(王)。西汉时期中山国有籍可考的10位王当中,刘胜的在位时间是42年,其余的均不到30年。东汉时期有7位中山王,在位时间最长的是34年。
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的庶兄。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立为中山王(时年11岁),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是西汉中山国第一代王。他的一生享受过无尽的荣华富贵,也亲历了“七国之乱”等血雨腥风。有人说他“乐酒好内(内,指妻妾)不堪任藩臣”,也有人说他“为汉之英藩”。
(1)找出材料一中说明墓主人是刘胜的主要依据并加以解释。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在德国特里尔举行了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重开仪式。博物馆推出了名为“从特里尔走到世界:卡尔·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影响持续至今”永久主题展。
材料三 重新开放的展览用更多空间展示了马克思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增加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更加受到关注的内容。新展出的展品包括马克思的扶手椅,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就是坐在这把扶手椅上睡去,从此再没醒来。《共产党宣言》(第一版)马克思亲笔信件和一些私人藏书也首次在此展出。
(2)结合所学,谈谈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从特里尔走到世界”,并影响至今的?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博物馆开设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以下是摘自展览馆的材料:
材料四 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
 
1983年/
1982年
1992年
2001年
2012年
2017年
中国利用外资
9
110
468
1211
1363
中国对外投资
0
40
71
878
1583
 
材料五 中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
 
1978年
1992年
2001年
2012年
2017年
中国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
0.8
2.2
4.3
11.1
12.8
中国进口货物占世界比重
0.8
2.1
3.8
97
10.2
 
(3)利用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解读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历程

2.单选题(共10题)

4.
雅典在克里斯提尼改革后确立了民主制,但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认为,实际上雅典仍是由少数富人掌权的国家,支撑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公民大会由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B.议事会成员由抽签产生
C.公职人员义务工作没有薪酬
D.法庭陪审员有年龄限制
5.
美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可由三分之二的两院议员提出宪法修正案或由三分之二州议会请求召开制宪会议提出修正案。1917年国会在第18条修正案时规定:宪法修正案如果在规定的七年内未能得到四分之三州的批准,该修正案便自动消失。第18条修正案的规定体现了
A.议会至上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地方对中央的制衡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
6.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的国旗,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7.
以下歌曲均出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出自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赤潮曲》《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起来》
B.《秋收暴动之歌》《当兵就要当红军》《苏维埃农民耕田曲》
C.《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保卫黄河》
D.《解放军大反攻》《人民战士英雄汉》《两个部队不相同》
8.
公元前627年,秦军准备偷袭郑国,正好碰到郑国的大商人弦高外出卖牛,弦高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赶了十二头牛去犒赏秦军,并说是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秦军以为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这就是“弦高救郑”的故事。这一故事反映出
①郑国是个强大富庶的诸侯国
②弦高是代表郑国的官商
③弦高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④弦高是很有实力的私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一书中提到:“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促使中国经济坚持下来的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③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
④民族企业家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经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而采取的共同做法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不断调整经济体制
C.放弃了凯恩斯主义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11.
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习俗,早在唐朝饮茶之风已经形成。中国人饮茶讲究“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朴实故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这体现了
A.佛家静修觉悟的心性
B.儒家思想渗入日常生活
C.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
D.士人阶层追求享乐之风
12.
下图描绘了十四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的情景,它促使人们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从而引发了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自然科学革命
13.
1919年9月5日,傅斯年赴英国留学之前,在《新潮》上发表《“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文中写道:“我觉得我一生最有趣味的际会是在北大的几年,最可爱的是新潮社,最有希望的是北大的文化运动。傅斯年所说的“文化运动”
①使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②是一场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③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上的发展
④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