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法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
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与共同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阅读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其时代背景。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法制建设揭开了中国法制史的新篇章。在宪政方面,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各个时期的人民大宪章。在民事方面,创建了劳动法,制定了减租减息条例和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法,制定了世界最先进的婚姻法,以及实行男女平等的财产继承法。在刑事立法方面,制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条例》《惩罚汉奸与战争罪犯条例》《惩治贪污条例》。在经济方面,制定了大量有关财政金融及经济管理的法规。人民民主法制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根据。
(3)阅读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建设的成就;结合所学指出其历史意义。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
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与共同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阅读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其时代背景。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法制建设揭开了中国法制史的新篇章。在宪政方面,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各个时期的人民大宪章。在民事方面,创建了劳动法,制定了减租减息条例和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法,制定了世界最先进的婚姻法,以及实行男女平等的财产继承法。在刑事立法方面,制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条例》《惩罚汉奸与战争罪犯条例》《惩治贪污条例》。在经济方面,制定了大量有关财政金融及经济管理的法规。人民民主法制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根据。
(3)阅读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建设的成就;结合所学指出其历史意义。
3.单选题- (共10题)
3.
芬利·胡珀在《希腊的现实》中说:“在民主制度发展得最为顺利的雅典,政府也始终受到想要颠覆它的寡头群体的阴谋威胁。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导致雅典民主政治失败的,实际上是那些从民主制度中获益最多的人。”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对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理想化的赞颂 |
B.雅典直接民主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C.雅典民主存在地域和财产的不平等 |
D.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有限 |
4.
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表
据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①农民运动的地域格局发生变化
②农民运动因国共关系破裂而受挫
③农民运动受当时政治军事影响
④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乡村
省份 | 1926年6月 | 1927年6月 | ||
会员数(人) | 占全国百分比(%) | 会员数(人) | 占全国百分比(%) | |
广东 | 647766 | 66.0 | 700000 | 7.6 |
湖南 | 38150 | 3.9 | 4517140 | 49.4 |
湖北 | 4120 | 0.4 | 2502600 | 27.3 |
江西 | 1153 | 0.1 | 382617 | 4.2 |
河南 | 270000 | 27.5 | 245500 | 2.7 |
全国 | 981442 | — | 9153093 | — |
据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①农民运动的地域格局发生变化
②农民运动因国共关系破裂而受挫
③农民运动受当时政治军事影响
④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乡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5.
1938年7月,***发表《论持久战》,“准确预见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抗日战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战争形式,为抗战胜利找到了行动的策略。”这部著作发表的背景是
①北平、天津、上海、南京陷落
②中共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③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胜利
④人民解放军挺近大别山建立了根据地
①北平、天津、上海、南京陷落
②中共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③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胜利
④人民解放军挺近大别山建立了根据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6.
马歇尔计划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
①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②西欧各国也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
③但是经济获得发展的西欧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增强
④据此可知
①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②西欧各国也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
③但是经济获得发展的西欧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增强
④据此可知
A.①表明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应用 |
B.②反映马歇尔计划是欧洲经济恢复的唯一因素 |
C.③说明马歇尔计划注重维护世界的安全和利益 |
D.④证明马歇尔计划增强了美国遏制苏联的力量 |
8.
光绪初年,唐廷枢受命创办开平煤矿,不料建成投产后,礼部侍郎祁世长出来参奏,扬言煤矿邻近遵化“陵寝重地”,在此采煤,有碍皇陵风水,奏请封矿。后经矿务局派人绘图说明陵寝位置和山川形势,保证无碍皇陵风水,方使煤矿得以继续开办。这反映出
A.官办企业受到普遍支持 |
B.民营企业创业环境恶劣 |
C.实业救国促进矿业开采 |
D.以富求强遭遇迷信阻挠 |
9.
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集注》,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
A.宋代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 |
B.朱熹认为只有儿童才能接受天理 |
C.道德教化应以书院教育为主要方式 |
D.宋代官方开始重视儿童启蒙教育 |
10.
明代吴敬所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按方田、粟米等九项分作九卷,每卷由若干应用题组成,题量比《九章算术》增加了4.4倍。其中一部分是从古算书中抄录来的,新增题目中如“就物抽分”“合伙经营”等,多属于商业内容。该书
①表明了古代筹算计算数学体系的形成
②体现了古代数学重视应用的思想
③反映了数学研究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
④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算学知识
①表明了古代筹算计算数学体系的形成
②体现了古代数学重视应用的思想
③反映了数学研究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
④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算学知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1.
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A.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B.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C.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
D.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