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212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7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枸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決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公元前431年雅典自由民17万人,其中只有的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雅典民主政体)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二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究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鏡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苯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対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回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钢(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2)依据材料二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3)联系两则材料,分析孙中山的政治蓝图是如何试图克服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缺陷的。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提出,“如果说,洋务运动傅重于物质文明的建构;戊成运动側重于精神文明的建构;那么,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所侧重的便是制度文明的建构。”

——摘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同意该观点,也可以対此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ニ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縮……十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夫一妇帛一匹,果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然王制逐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似之处。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日本滞留中国战区的军人、侨民有370万人。国民政府本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宽大为怀,在美国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积极主动遣返日本侨俘。至1946年12月,中国大陆達返日本侨停共计2983550人。担任日本海外撤侨对策特别委员会委员长及撤侨援护院参与的大久保传,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从南洋各地,中国东北(当时由苏军占领)以及韩国遣返的军民,几乎全是赤裸裸的,光身一条,什么东西都没有带,相反,由中国大陆归来的,则不管是粮食衣物,都带有足以暂时维持生活的行李回来。”这“不但带给战敗的日本一线光明,并且从深渊中拯救了破碎的日本,是使日本从虚脱与混乱中站起来的最大力量”。不过,由于受蒋介石“以德报怨”讲话的影响,导致对日本侨俘政治、经济待遇过高,未能对他们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甚至一些日本战犯潜藏在侨俘之中逃回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日本侨俘除少数战犯及刑事罪犯应该依法处理外,其他在华日侨则本着自愿原则,分期分批协助他们回国。

——摘自徐志民《抗战胜利后中国遣返日本侨俘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成功遣返日本侨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遣返日本侨俘的影响。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润生是我国“农村改革之父”,长期从事我国农村改草与发展战略研究,农村合作经济思想是其农村改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农户从各自独立的分散经营,走向联合经茡,是历史发晨的必然趋势”。他主张,要在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改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互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要注意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农村就业结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充分就业。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方面,他主张改革原有的供销社和信用社,促进“老树发新芽”。在合作形式上,杜润生主张吸收股份制和合作的双重优势,采取股份合作制,要促进土地的規模化经营,首先就必须在明确所有权的基础上搞活经营权,推动致社分置,允许土地流转和入般,给予农民更多増加财产性收入的果道。当然,农业合作经营的规模和具体形式应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的模式,应结合地方特色,展现多样性。

——摘编自段端岳《杜润生农村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润生农村合作经济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杜润生农村合作经济思想。

2.单选题(共8题)

6.
“以追求强国为起点以落得虚弱兼分裂的国家而终结”,再一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大国如果任由民族主义情绪泛滥,却又缺乏民主和保护自由抗争的机制,这一定会导致本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浩劫。这一评论符合哪国的历史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于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D.美国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8.
1926年4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中指出:第一个时期主要任务是在扩大商品流转的条件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建立国民经济基础;而从1926年开始的第二个时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转移到工业方面来。这反映了斯大林
A.全面放弃新经济政策
B.确立重工业优先原则
C.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
D.实施发展模式的转型
9.
汉代,普通农民除日常耕作之外,还会从事与直接农作无关的其他活动,如加工食品和燃料,纺纱织布,金属加工,裁缝,制革,制造和修补工具、器械、陶器与礼器等,还有修筑房屋,修补篱笆,以及其他诸如文娱、治安、运输和买卖活动,等等。这反映出汉代
A.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B.农民生活的富足
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D.田庄经济的束缚
10.
1935年4月,国民政府在贵阳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随后,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指出“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这反映出国民政府
A.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国民经济
B.顺应政府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
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积蓄国力准备对日本全面战争
11.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0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每年都比发达经济体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最高达到5.6个百分点。另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2017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为4.6%,远高于发达经济体。这表明
A.发达经济体终将走向衰落
B.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阻碍
C.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发展
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12.
“再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了审查,甚至连《圣经》也被……”这种情况应该发生于什么时期
A.古希腊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
1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各级政权不仅要向同级参议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执行参议会决议,还要听取群众意见。这种做法
A.实现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的领导
B.加强民主建设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C.使政府权力掌握在开明地主手中
D.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提供了保障

3.选择题(共1题)

14.

在接到应聘单位的面试通知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些人喜形于色,甚至得意忘形,以为已经万事大吉,因此放松自己;有些人却紧张得不得了,整天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感觉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唯恐别人看不中。这两种人(  )

①会葬送自己的前程

②分别是自负和自卑的表现

③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④都会获得成功的机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