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土司土官制度是元明清时期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职官制度,始于元代盛行于明代,衰落于清代。
“改土归流”自明代中叶以后便逐步开始。广大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又动摇了土官制度的统治,与此同时,土官又日益与封建王朝闹对立,反对封建王朝对它的管辖。于是“改土归流”是势在必行的了。
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雍正帝对此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
——据《清史稿》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土归流”推行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雍正“改土归流”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土司土官制度是元明清时期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职官制度,始于元代盛行于明代,衰落于清代。
“改土归流”自明代中叶以后便逐步开始。广大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又动摇了土官制度的统治,与此同时,土官又日益与封建王朝闹对立,反对封建王朝对它的管辖。于是“改土归流”是势在必行的了。
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雍正帝对此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
——据《清史稿》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土归流”推行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雍正“改土归流”的特点及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于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
二、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从领土上撤退应于1937年10月10日完成,不得破坏存在的任何设备,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不得损害上述设备。
四、自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在附图所标出的四块领土,将由德国军队按照下列次序加以占领。其余德意志特征最突出的领土将由上述国际委员会迅速确定,并由德国军队在10月10日占领。
六、边界的最后确定将由国际委员会完成。该委员会也将有权在某些例外情况下,严格地从人种学来确定有些地区可不必举行公民投票予以移交,向四国即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建议作出非主要的变动。
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在同时期内释放因政治罪行而在服徒刑的犯人。
1938年9月29日订于慕尼黑。
阿道夫·希特勒爱德华·达拉第
内维尔·张伯伦本尼多·墨索里尼
——节选自《慕尼黑协定》
(1)概括指出材料中对捷克斯洛伐克不公正的条款,并加以说明。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慕尼黑协定》的实质及影响。
材料
一、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于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
二、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从领土上撤退应于1937年10月10日完成,不得破坏存在的任何设备,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不得损害上述设备。
四、自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在附图所标出的四块领土,将由德国军队按照下列次序加以占领。其余德意志特征最突出的领土将由上述国际委员会迅速确定,并由德国军队在10月10日占领。
六、边界的最后确定将由国际委员会完成。该委员会也将有权在某些例外情况下,严格地从人种学来确定有些地区可不必举行公民投票予以移交,向四国即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建议作出非主要的变动。
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在同时期内释放因政治罪行而在服徒刑的犯人。
1938年9月29日订于慕尼黑。
阿道夫·希特勒爱德华·达拉第
内维尔·张伯伦本尼多·墨索里尼
——节选自《慕尼黑协定》
(1)概括指出材料中对捷克斯洛伐克不公正的条款,并加以说明。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慕尼黑协定》的实质及影响。
2.单选题- (共7题)
4.
有一次斯巴达国王问修昔底德:“若你和伯利克里摔跤的话谁会获胜?”修昔底德答道:“我能将他摔倒,但他会辩解说自己没有被摔倒,结果人们被他说服,即使这些人亲眼看到他被摔倒。”修昔底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雅典民主
A.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
B.凸显公民平等的原则 |
C.导致公民道德的沦丧 |
D.忽视公民的政治素质 |
5.
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
A. 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
B. 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
C.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D. 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
A. 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
B. 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
C.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D. 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
6.
下表俄(联)共布代表大会教育水平百分比

表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苏(俄)联

表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苏(俄)联
A.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不断下降 |
B.高级知识分子日益受到重视 |
C.各阶层代表分布渐趋于均衡 |
D.工农群众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
7.
下图是美国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幅漫画。漫画中蒋介石用链条锁住了山姆大叔先生的鼻子。他们脚下是金门、马祖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国务卿杜勒斯在向一位记者解释。该漫画意在

A. 指责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 B. 讽刺美国的对台政策陷入窘境
C. 批评美国政府愚弄民众的做法 D. 揭露美蒋勾结搞“两个中国”

A. 指责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 B. 讽刺美国的对台政策陷入窘境
C. 批评美国政府愚弄民众的做法 D. 揭露美蒋勾结搞“两个中国”
8.
某学者说:“今天我们认为艺术和科学是分开的,这是一个新的重大的分离,因为艺术和科学都受益于曾经的合作,所以如果一个艺术家、一个诗人同时也对数学和几何感兴趣,这在当时一点儿也不让人吃惊。”由此可知,“当时”
A.神学迷信思想占据支配地位 | B.渴求知识乐于探索成为时尚 |
C.信仰自由观念为大众所接受 | D.反对教权否定王权已是共识 |
9.
据专家研究,春秋时代吴国人称稻为”粘”,而日本语中稻为“伊乃”,韩国称为“那拉克”,越南称为“乃普”,都有“n”的音,这些词语应当同源。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 B.各国语言的同源性 |
C.中华文明的传播性 | D.历史研究的主观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