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建司一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复习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1989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享有自由的人要比现在的少得多。古希腊的历史也要比“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时期早得多。在那时,甚至杰出的亚里士多德表面上也承认,某些个体具有超凡的能力。他并不认为,在法律面前所有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事实上,他同意某些超凡之人可以居于法律之上的看法。一些人似乎天生就是统治者,而另一些人生来就是仆人。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点。
从以上材料中任意提取一点关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
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

材料二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罗马法系和《唐律疏议》代表的中华法系的区别。
(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立法、司法更多地借鉴了罗马法而不是中华法系,根据所学,说明原因。

2.单选题(共11题)

3.
在雅典城邦,公民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法律,若其提议得不到通过,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而受到处罚。这反映出雅典政治生活中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限制
C.重视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D.建立了完备的司法监督体系
4.
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雅典十将军委员会在希波战争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取代了原来执政官的权力,不仅控制兵权,还掌管国家外交事务及部分财政权。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伯利克里连续15年当选为首席将军,控制了雅典政局,成为事实上的终身政府首脑。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雅典
A.民主制具有局限性
B.政治制度建设服务于国防安全
C.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D.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精英政治
5.
古代雅典,凡议事会或公民大会决议与宪法抵触者,任何公民有权向议事会主席团提出申诉,主席团若认为申诉合理,原法案动议者将负其咎。材料意在说明雅典
A. 政府权力受到公民监督
B. 任何公民都拥有申诉权
C. 严格实行责任倒追机制
D. 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6.
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权力机构相互制约
B.公民内部轮番而治
C.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D.公民权利日渐扩大
7.
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 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 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 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 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8.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A.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B.保障公民平等
C.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D.维护贵族政治
9.
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论共和国·论法律》),“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国家篇·法律篇》)。这说明他
A.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批判了市民法的狭隘
C.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D.主张公法要高于私法
10.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这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物权保护
B.强调诉讼程序
C.倡导公正公开
D.关注人身安全
11.
罗马法规定,凡与罗马没有签订友好条约的国家,该国公民均不受罗马法的保护,但各国大使例外。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国家听凭处罚。这反映出罗马法
A.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B.确立了领事裁判权
C.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霸权地位
D.已发展为万民法
12.
19世纪英国法学者亨利·梅因在《古代史》一书中写道:“罗马人不爱万民法,正像他不爱外国人一样,因为万民法是从这些外国的制度中来的,并且是为了外国人的利益而制定的。”这表明万民法适用于
A.罗马境内公民和非公民
B.罗马共和国的女性公民
C.罗马共和国的男性公民
D.罗马帝国内的非自由民
13.
罗马法主张,“家父权”并不触及“公法”。当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成为高级官吏时,需要审判其父亲的案件。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规定,如果子女有不法行为,父亲可把子女交出以免除自己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侧重于保护私有财产
B.法律高于血缘伦理
C.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压制人的自由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