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寒假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1956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材料1: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

材料2:在1832年的改革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选举资格的限制也仅仅从身份资格转为财产资格,身份歧视变为财产歧视……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
(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国议会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根本原因。
(3)材料1和材料2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单选题(共25题)

2.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3.
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
A. 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 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 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 《十二铜表法》成文法
4.
《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罗马法
A. 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已见端倪
B. 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
C. 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D. 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5.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
A.强调君主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
B.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
C.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D.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6.
关于中国古代内阁制与英国近代责任内阁制的比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背景不同,中国是封建专制制度,英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性质不同,中国是侍从、顾问机构,英国是行政机构
C.产生方式不同,中国内阁首辅由皇帝任命,英国内阁首相由贵族任命
D.影响不同,中国加强了皇权,英国促进了政治民主化
7.
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下列最能“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的是
A.分权制衡原则
B.总统制原则
C.中央集权原则
D.联邦制原则
8.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A. 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 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 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 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9.
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从材料中可知
A.美园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
B.美国中央政府权威并未建立
C.美元对英铹有重大依赖性
D.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10.
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 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 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 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 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11.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 英国《权利法案》
B. 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2.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13.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说:中国人民从巴黎决议的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这段话评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
14.
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D.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15.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
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
C.鼓励发展工商,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D.断发易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6.
19世纪70年代,一英国人在广州将中国人打死。对这一英国人的审判,主要应该依据
A. 《南京条约》
B. 《各国律例》
C. 英国法律
D. 大清律例
17.
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 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 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 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 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18.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这反映了清朝
A. 重获国家之独立
B. 与列强和平相处
C. 外交迈向近代化
D. 对世界全面开放
19.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下列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皇权专制过于强化是失败的主因
B. 单纯发展海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C. 洋务运动没有改良封建政治制度
D. 缺乏团结统一的领导导致战争失利
20.
“虽然他们的行为极端幼稚可笑,愚昧堪怜,但他们的用心是爱国的、自救的,也可说是一种民族自觉运动,不过不是革命的正轨……”文中“他们”指的是()
A. 湘军     B. 太平天国 C. 义和团 D. 淮军
21.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2.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一***牢牢地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这里的“分水岭”是指
A. 中共一大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
23.
近代某日,从城市到乡村,人们奔走相告大肆庆祝,鞭炮价格涨了好几倍。上海的丽园餐馆推出“胜利快餐”;扬子舞厅宣称“庆祝胜利、世界和平、中华民国万岁、茶资一律半价”;金安百货公司宣布“庆祝胜利降价四折”。民众庆祝的是
A. 辛亥革命胜利
B. 国民政府北伐胜利
C. 抗战胜利
D. 解放战争胜利
24.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 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 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25.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巴黎公社取得的成功没有比预示的未来更重要;它作为象征比作为事件更有威力。”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巴黎公社
A.标志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兴起
B.提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D.将由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2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A. 罗曼诺夫王朝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D. 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3.选择题(共2题)

27.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28.

阅读表,据表完成后面见小题:

        自然资源

位次

矿产总量(已探明)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总量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4

8

6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53

67

121

11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