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阅读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2)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美国宪法是什么?
(3)当今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元首分别是谁?两者在产生方式上有何区别?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资产阶级政体选择的认识。
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阅读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2)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美国宪法是什么?
(3)当今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元首分别是谁?两者在产生方式上有何区别?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资产阶级政体选择的认识。
2.
人类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在其代表作《美国世纪》中这样描述“美国梦”:“它是让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的梦想,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并取得相应成就”。
材料二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在近代中,美国怎样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美国梦”?
(2)据材料,指出美国梦和当代中国梦的共同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做过哪些探索和抗争?
材料一1931年,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在其代表作《美国世纪》中这样描述“美国梦”:“它是让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的梦想,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并取得相应成就”。
材料二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在近代中,美国怎样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美国梦”?
(2)据材料,指出美国梦和当代中国梦的共同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做过哪些探索和抗争?
2.单选题- (共23题)
3.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梭伦执政时期 |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
C.西塞罗生活时期 |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
5.
雅典城邦的每个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期满卸任之时,同样也要接受审查:一方面是账目审查,另一方面是职司审查。官员若顺利完成自己分内事务,便可顺利离职;若未能完成,将受到渎职处罚。这一做法
A.督促了公职人员廉洁履职 |
B.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 |
C.调动了公民参政的极大热情 |
D.杜绝了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 |
6.
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
B.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
7.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下列各项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幅员辽阔,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限 |
B.罗马法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 |
C.罗马法中的某些内容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
D.罗马法臻于完美,适用于世界所有国家 |
8.
“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
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
C.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D.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
9.
据金融时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017年2月3日晚上,西雅图一名联邦法官詹姆斯•罗伯特批准了华盛顿州总检察长鲍勃•弗格森的申请,停止执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七个穆斯林国家难民和旅行者的禁令,该裁决适用于美国全国范围。这则材料说明
A.司法独立有利于对行政命令监督 |
B.联邦法院依据宪法干预行政权 |
C.美国总统难以独立行使行政权 |
D.联邦法院权力高于美国总统权 |
10.
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成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
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
B.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
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
D.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
11.
1641年,英国议会在呈给国王的《大抗议书》中指责国王道:“毫无法律根据而征收吨税和磅税,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这说明英国
A.议会摆脱了王权的控制 |
B.议会欲限制国王权力 |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
D.国王鼓吹“君权神授” |
12.
1783年,24岁的小皮特成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反对“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小皮特要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这反映了
A.传统议会制度的瓦解 |
B.责任内阁制度的完善 |
C.首相成为权力中心 |
D.内阁权力无所制衡 |
13.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取消了许多“衰败选邑”的代表权,增加了43个新市镇的议员名额,8个属于伦敦城中的新市镇,28个属于新兴工业城市。其中包括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棉纺中心、冶铁中心、毛纺中心终于在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中有了自己的代言人。由此说明
A.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
B.资产阶级取代了贵族势力 |
C.工业化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
D.议员资格由地位转向财产 |
1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
B.联邦制 |
C.分权制 |
D.总统制 |
16.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
B.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C.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
D.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
17.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是个特殊现象 |
C.太平天国运动和***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
19.
1894年西方评论家评价道:“日本海军以其精华,突袭中国二等慢舰‘济远’舰及辅助舰,而最速之‘吉野’竟受重伤,在‘济远’舰上外籍引擎师称:日炮多不准,实非日本海军之胜。”该评论可能印证的是
A.西方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
B.北洋水师的军事素质较弱 |
C.洋务运动的自强梦已告破产 |
D.清政府的军力远胜于日军 |
20.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革命任务不明确 |
B.指导思想不科学 |
C.革命目标不清晰 |
D.具有空想性 |
21.
在《马关条约》诸内容中,最能反映列强资本输出要求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
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
22.
中共经过抗战八年,从最初的两、三万人发展到甚至具备夺取政权的能力。而国民党恰恰相反,经过八年抗战,蒋介石的威望、国民政府的威望、整个国民政府的统治消失殆尽。这说明抗战胜利后
A.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 B.国共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 |
C.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
23.
抗战初期,在武汉会战中,日军主力第十师团步兵第十联队的《战斗详报》记载:“遭到中国军的顽强抵抗,曾有一度陷入焦虑时期……中央部也无增援的余力。至10月11日才勉强由华北方面军派骑兵第4旅团前往增援”。这表明
A.中共军队抗战意志顽强 |
B.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
C.敌后战场地位和作用有限 |
D.正面战场的抵抗有利于敌后战场开辟 |
24.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


A.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
B.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
C.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
D.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