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强化卷: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1650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认为,在17世纪开启之际,王权事实上占据着决定性的主宰地位;17世纪结束之际……国王拥有立法权,不过他绝无胆量运用这一特权。国王有权任命大臣,不过下院的一通演说就可以随时迫使国王放弃任命,国王有宣战权,不过若没有议会的支持,战争恐怕一天都维持不下去。

——摘自林国荣《历史上的人权》

材料二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麦考莱所认识的英国王权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光荣革命后造成英国“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及其主要内容,并指出助推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什么。

2.单选题(共14题)

2.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确立了不法申诉制度,即公民大会或五百人议事会的决议,如有违反现行法律或不合立法程序者,任何公民皆可提出申诉,由抽签选出的公民陪审法庭负责审理。这一制度
A.导致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被削弱
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既得利益
C.一定程度弥补了直接民主缺陷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3.
14世纪形成的“衡平法”是英国的大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旨在补救普通法的不足。但罗马法才是“衡平法”最早的实践者,罗马最高裁判官法就是典型的衡平法。而英国的商法、海商法、遗赠、合伙……也多来源于罗马法。这说明罗马法
A.所倡导的法律精神影响深远
B.确立了欧洲社会的立法规范
C.是英国民主制度产生的前提
D.改变了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
4.
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此后,“罗马”实施了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5.
“罗马人认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定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据此分析罗马人认识的“自然法”是
A.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B.罗马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
C.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
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
6.
2018年12月23日据CN最新消息,由于美国国会与总统特朗普在边境墙计划拨款金额上存在分歧,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22日凌晨00:01部分关闭。早些时候,国会领导人和白宫继续就特朗普建立边界墙的请求进行谈判,但结果似乎在几个小时前就被“剧透”,美国政府“部分关闭”已成定局,这表明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
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7.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突出法治
B.对君主的制约
C.对权力的监控
D.实现共和
8.
1819年,职员马卡洛代表联邦银行拒绝向马里兰州纳税而被地方法院罚款,他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法官马歇尔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联邦银行是国会立法批准的国家机构,州对其没有管辖权,判决马里兰州不能向联邦银行征税。上述司法案例表明
A.国会立法受到最高法院制约
B.美国州政府不再拥有征税权
C.联邦政府与各州权力相互制衡
D.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
9.
普鲁士法学家胡戈·普鲁伊斯说,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但由于帝国议会是普选的,它毕竟为资产阶级和各种政治势力提供了合法活动的讲坛,因而它的选举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造成了德意志帝国:
A.代议制不完善
B.经济发展缓慢
C.政府权力膨胀
D.走上扩张道路
10.
“1875年宪法最初只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最终却建立了一个维持65年的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把1875年宪法作为“权宜之计”,是基于
A.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B.法国各派势力间存在复杂的政治斗争
C.共和政体不适合法国的国情
D.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唯一形式
11.
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12.
据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首相有权废除法律
C.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13.
17世纪的英国历史上,某一事件被称作一场“家庭纷争”、一次“光荣革命。该事件的主导者是
A.国王
B.议会
C.枢密院
D.内阁
14.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针对某国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订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