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家指出,人类历史上很多政局动荡同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内部的社会机制到了应该调整的时候了,譬如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人口压力太大而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二,国家之间、文明之间的冲突。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选取中外近代史上的两则事件进行论证
材料 有历史学家指出,人类历史上很多政局动荡同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内部的社会机制到了应该调整的时候了,譬如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人口压力太大而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二,国家之间、文明之间的冲突。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选取中外近代史上的两则事件进行论证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当时我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具体明确了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税目,包括当时的薪给报酬所得以及存款利息所得的所得税。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低工资收入状态,加之“文革”期间又取消了稿酬收入的发放,所以薪给报酬所得税在这段时期内没有开征,而存款利息所得税也在1959年开始停止征收。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分别在1980年9月、1986年的1月及1986年9月,先后制定和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应条例。在这一阶段的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一种税收政策,其征管方式也有差异,因此必然会造成税收征管的不公平。从1994年到现在,这一阶段的修订,已经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以及“城乡个体工商业户的所得税”三者合并,成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此次修订结束了个人所得税税制长期不统一的局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从此步入统一、规范且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同时确立了个人所得税以分类制为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
材料 1950年当时我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具体明确了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税目,包括当时的薪给报酬所得以及存款利息所得的所得税。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低工资收入状态,加之“文革”期间又取消了稿酬收入的发放,所以薪给报酬所得税在这段时期内没有开征,而存款利息所得税也在1959年开始停止征收。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分别在1980年9月、1986年的1月及1986年9月,先后制定和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应条例。在这一阶段的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一种税收政策,其征管方式也有差异,因此必然会造成税收征管的不公平。从1994年到现在,这一阶段的修订,已经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以及“城乡个体工商业户的所得税”三者合并,成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此次修订结束了个人所得税税制长期不统一的局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从此步入统一、规范且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同时确立了个人所得税以分类制为基本原则
——摘编自魏贵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其运行效应的实证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胡瑗与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胡瑗在湖州州学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学习儒家经典,有比较高的学术道德修养,可充任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以选学一个主科,还要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培养各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干朱熹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胡瑷、朱熹的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胡瑷、朱熹的教育发展理念。
材料 胡瑗与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胡瑗在湖州州学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学习儒家经典,有比较高的学术道德修养,可充任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以选学一个主科,还要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培养各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干朱熹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胡瑷、朱熹的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胡瑷、朱熹的教育发展理念。
3.单选题- (共8题)
4.
修昔底德认为:“他(伯利克里)能够尊重人民的自由,同时又能够控制他们。是他领导他们,而不是他们领导他。当他看见他们过于自信时,他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当他们没有真正的理由而丧失勇气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这反映出修昔底德
A.认为伯利克里过于专制 |
B.注意把民主和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
C.认识到精英政治的优点 |
D.反对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
6.
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首先争取到的是苏联的援助。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争取到美国允诺“租借法”运用于中国。这体现了国民政府
A.得到了国际大国的持续援助 |
B.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 |
C.借助抗战改善自身国际形象 |
D.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路线 |
7.
下图为1907年《时事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有关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漫画《舆论》。画中左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立宪”,胸藏“专制”该漫画意在说明


A.清政府无视群众民主政治的要求 |
B.内忧外患迫使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
C.预备立宪使清政府陷入孤立境地 |
D.国人看到了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
8.
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
A.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 |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 |
9.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
B.农业商品化趋势逐渐加强 |
C.商品流通格局的重大变化 |
D.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 |
10.
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对农业问题的基本评价是:“我国的粮食基本上是有保证的”,但农业的一系列重要部门还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阻碍着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影响集体农庄庄员收入增长的障碍。赫鲁晓夫这一认识
A.是对斯大林体制的维护 |
B.正确指出苏联农业存在的问题 |
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
D.开创了苏联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先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