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各国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材料三:“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1)据材料一,秦朝在地方政治制度上与西周相比有何创新?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创新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之初美国邦联制的弊端(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结合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之后美国建立的联邦制有何特点?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唐代•杜佑
材料二:《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材料三:“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1)据材料一,秦朝在地方政治制度上与西周相比有何创新?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创新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之初美国邦联制的弊端(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结合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之后美国建立的联邦制有何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的许多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始终把自已视为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还应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重要标志。1922年6月,中共组建有严密领导的工人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表现出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从1922年初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通过组织和领导罢工,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工人中开始建立自己的队伍和影响,而且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激荡了无数国人精神与生活的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诚如***所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的许多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认识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依据这一认识的变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中所体现的精神。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始终把自已视为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还应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赵湘江《把社会主义作为科学来看待和研究》
(2)提炼材料二的基本观点,结合20世纪初列宁领导苏俄革命的史实加以论证。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重要标志。1922年6月,中共组建有严密领导的工人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表现出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从1922年初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通过组织和领导罢工,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工人中开始建立自己的队伍和影响,而且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激荡了无数国人精神与生活的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诚如***所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2.单选题- (共20题)
4.
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B.疆域最辽阔 |
C.经济最繁荣 |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
5.
罗马法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外,允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设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坊。这说明古代罗马
A.注重维护公民公共利益 |
B.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
C.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
D.已萌生抑制工商的思想 |
6.
据史料记载,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召集内阁会议,有七个部长参加,七人均反对林肯的主张,最后,林肯却宣市:“七人反对,一人赞成,赞成者胜利。”林肯此举
A.体现了总统掌握了最高行政权力 |
B.行使了总统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 |
C.反映了中央权力结构的微妙变化 |
D.违背了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原则 |
7.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法律条文,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A.德国议会权力不受皇帝限制 |
B.德国开始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C.德国议会通过选举组建政府 |
D.德国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 |
8.
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当时英国
A.缺乏对公民权利保护 |
B.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
C.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 |
D.向程序性民主迈进 |
9.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
B.党内合作、团结抗战 |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
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
11.
民国十三年,孙中山谈道:“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 |
B.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
C.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指导国民革命 |
D.中共接受民生主义的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
13.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
14.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实行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 | 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 D.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 |
15.
据记载,在共产国际专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而建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学中,1925年所接收的147名学员中,中共党员只占20%,其余全是国民党党员。这一现象
A.直接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
B.说明了中共知识人才的缺乏 |
C.表明国共两党阶级属性趋同 |
D.有利于国民党的革命化发展 |
16.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这体现的原则是
A.自由 |
B.平等 |
C.民主 |
D.博爱 |
17.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评价的是中国的
A.百日维新 |
B.五四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北伐战争 |
18.
天王的伯、叔称国伯叔,其兄弟称国兄弟,各王的伯、叔皆称贵伯叔,其兄弟称贵兄弟。一般官员以官职的大小而定,官大见官小的都称之为弟,官小见官大的都必须称其为兄。这是不能有半点僭越的,如有违犯,必死无疑。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摆脱阶级局限 |
B.推行等级制度 |
C.遵从伦理道德 |
D.建设和谐关系 |
19.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一***牢牢地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这里的“分水岭”是指
A. 中共一大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
A. 中共一大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
20.
二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和革命力量上看,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主要参加阶级除工人、士兵外还有农民;革命任务上看,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革命 |
B.民主革命 |
C.社会主义革命 |
D.民族运动 |
22.
“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这是巴黎公社发布的公告 |
B.政府军得到工农的支持 |
C.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失败 |
D.法国被普鲁士军队占领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