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粱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6分)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粱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6分)
2.
(12分)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漫长的时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漫画《胜出》。图中台上站着两个人,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不甘失败。

(1)图中台上做出胜利手势的人是谁?(1分)台下站着的一群人应该是当时什么人群的代表?(1分)漫画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什么历史现象?(2分)
材料二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在商业化和货币化两方面各举一例证明贡德弗兰克在这两方面的观点正确。(3分)
材料三 军机处外景

(3)这一机构设立的主要背景是什么?(1分)这一机构设立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分)
(4)依顺序回答,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些特征?(3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漫画《胜出》。图中台上站着两个人,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不甘失败。

(1)图中台上做出胜利手势的人是谁?(1分)台下站着的一群人应该是当时什么人群的代表?(1分)漫画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什么历史现象?(2分)
材料二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在商业化和货币化两方面各举一例证明贡德弗兰克在这两方面的观点正确。(3分)
材料三 军机处外景

(3)这一机构设立的主要背景是什么?(1分)这一机构设立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分)
(4)依顺序回答,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些特征?(3分)
3.
(15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中心也在不断发生变动;影响成为世界中心的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我们说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历史的“中心”时,意味着它处于历史领先或主导的地位。
——林甘泉《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
(1)如果说14世纪的意大利和18世纪的法国是“历史的‘中心’”,结合材料一请指出其立足哪个领域得出的结论?并指出在该领域从“14世纪的意大利”到“18世纪的法国”反封建的方式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5分)
材料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以18-20世纪的史实加以论证。(5分)
材料三: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5分)
材料一:当我们说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历史的“中心”时,意味着它处于历史领先或主导的地位。
——林甘泉《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
(1)如果说14世纪的意大利和18世纪的法国是“历史的‘中心’”,结合材料一请指出其立足哪个领域得出的结论?并指出在该领域从“14世纪的意大利”到“18世纪的法国”反封建的方式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5分)
材料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以18-20世纪的史实加以论证。(5分)
材料三: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5分)
2.单选题- (共13题)
4.
伯利克里说:“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雅典的“独创”是
A.城邦政制基础上的直接民主制 |
B.五百人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
C.氏族贵族奴隶主成长为新的政治力量 |
D.官职向一切人民开放,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
5.
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可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这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
B.美国的民主政冶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 |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
6.
有学者言“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 B.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
7.
有学者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8.
美国《时代周刊》在1984年4月30日的杂志封面(下图)。封面标题为“CHINA’S NEW FACE-What Reagan Will See”(意为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里根这时来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标语是


A.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 |
B.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
C.小平,您好 |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9.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开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A.经济特区 | B.“九二共识” |
C.特别行政区 | D.澳门回归 |
10.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的控制减弱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
11.
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12.
导致下图(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②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②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13.
下表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C.广大人民的愿望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4.
(题文)“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人间喜剧》 | B.《唐璜》 |
C.《英雄交响曲》 | D.《向日葵》 |
15.
(题文)2011年5月6日,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相类似的是
A.自由与平等是一种自然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 |
B.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的启示”,发展人的个性 |
C.灵魂的拯救只有通过信仰,只有靠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 |
D.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个人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