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11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3/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议会民主成为近代民主的象征,代议制民主最早在英国产生,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一一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的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主要区别,结合史实分析“光荣革命”后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实现了政治权力的转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
2.
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的重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常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民法大全》
材料二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民法》,即国际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性。并说明罗马的司法变化及其原因。
3.
1949年以来,依据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各版护照上“文字”、“使用范围”的变迁,谈谈新中国外交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2.单选题(共14题)

4.
1789年,华盛顿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或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局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
A.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B.保护美国人民的利益
C.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
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
5.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B.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C.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D.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6.
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过程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
7.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A.联邦制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
8.
(题文)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A.进入与西方平等交往的时期B.“天朝上国”思想浓厚
C.国人对中西新关系没有异议D.洋务运动得以迅速兴起
9.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建立民主政治
B.产品上交国库
C.平均分配土地
D.兴办学校教育
10.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寻求救国之路B.掀起民主革命C.反抗外来侵略D.推翻清朝统治
11.
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记形現中
A.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2.
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战投时间
指挥者
组织兵力
破坏交通线
摧毁日伪军据点
1940年8-12月
彭德怀
100多个团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13.
抗战前,中国许多重要的设施、桥梁、道路等处莫名出现了大量日本口服药“仁丹”广告,后来发现该广告主要通过胡子的画法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左右胡尖上翘表示道路畅通无阻,八字胡左尖下弯表示左道不通,右道通。这表明
A.日本重视商业广告宣传作用
B.中国技术落后导致交通不畅
C.中国药品市场受到日本冲击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14.
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军事行动,这一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
A.战略决战全面展开B.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C.迫使国民党停止进攻D.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15.
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它诞生的标志是(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B.巴黎公社的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16.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的举行B.香港回归祖国C.中共八大召开D.澳门回归祖国
1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历史
D.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