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112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时期的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从事商业性农业经营。棉纺织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副业生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 农村制造业最先出现于英国并在那里发展得最成功,尤其在毛织品的纺织和编织方面。到了1700年,英国产业开始普遍倾向乡村化而不是城市化,并严重依赖于发放制度。18世纪的英国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土地制度,一端是一些大地主,另一端则是大量没有土地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自耕农的数量从1700年起就出现了下降趋势,并在18世纪继续减少。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普遍采用轮耕种植,传统农具得到改进,从而实现了一场令人欣喜的技术变革,为英格兰正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村发生的相似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英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时期
 关羽形象
魏晋南北朝
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刚愎自用
两宋
统治者对关羽賜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宋文人对关羽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
 
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形象定格在《三国演义》小说中
明清
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在民间逐渐成为一个禳灾祈福之神,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
 
——摘编自刘海燕《关羽形象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关羽形象的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題,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单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19题)

3.
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说道:“我们把财富当做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把它当做可以自己夸耀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自己的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不择手段以避免贫穷。”伯利克里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保证雅典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B.培养雅典公民不以贫穷为耻的美德
C.鼓励低等级公民积极参加政治事务D.要求高等级公民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4.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这表明罗马法
A.量刑程序不统一B.崇尚秩序和平衡
C.受习惯法伸缩性的影响D.平民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5.
“召开国会的法定人数为14人,即7个州,每州至少2名代表,除非有多于7个州的代表出席,否则每项决定都必须全体一致通过才视为有效。而与战争、和平以及拨款等有关的大多数问题,则必须至少有9个州同意。但每次国会开会,往往不能如期举行,—些先到的代表有时必须等上几个星期,才有足够的代表到达。”该材料反映的是
A.美利坚合众国的邦联议会B.美利坚合众国的联邦议会
C.徳意志帝国的联邦议会D.德意志帝国的邦联议会
6.
英国史学界对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反映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A. 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
B. 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C. 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D. 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
7.
太平天国在《待百姓条例》中规定:“店铺买卖本例,皆天王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王。”其由天国设立的买卖机构经营。1854年春夏间允许居民申请开店“赴圣库领本,货利悉有限制,”后恐市中人多聚众生事,令“各店俱歇”.在废除南京城内商业同时,在城垣外设立由天国官员管理的买卖街,将城与市在空间上严格区分开。太平天国城市商业政策变化表明
A.城与市分离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设想不符合资本主义经济时代
C.农民阶级革命斗争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D.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8.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此规定反映出
A.重农抑商不适应时代需要B.重视农业的经济基础地位
C.政策干预以实现休养生息D.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
9.
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工业革命的成果
D.手工业的发达
1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除欧洲外其他独立国家很少受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相反,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在美国和德国找到了市场。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激烈B.自由贸易政策超越了时代潮流
C.美德挑战英国工业霸主地位D.美德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于英国
11.
某英国学者指出,“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而整个欧洲正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可比拟的产业大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工业革命是反法战争的必然产物B.欧洲市场拓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
C.英国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D.战争与工业化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12.
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在“亚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说明
A.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B.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棋糊
C.美洲的发现出于一种偶然D.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
13.
下表反映出表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预算表(单位:万两)
项目
度支部预算
资政院复核
 
项目
度支部预算
资政院复核
田赋
4810.13
4966.99
正杂各税
2616.38
2616.38
盐茶课税
4631.14
4762.19
捐榆各款
565.23
565.23
关税
4213.93
4213.93
杂收入
3524.48
3569.85
厘捐
4318.79
4417.65
公债
356.00
356.00
官业
4660.09
4722.8
总计岁入
29696.27
30191.03
 
注:数据来自《资政院会奏议决试办宣统三年岁入岁出总预算案请旨裁夺折》
A.资政院掌握最高财政 审核权
B.晚清各项财政收支较为均衡
C.农民各种赋税负担大为减轻
D.国家财税管理体制走向近代化
14.
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 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它体现的宗教思想是
A.“因信称义”B.“教随国定”C.“信徒皆祭司”D.“上帝死了”
15.
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
A.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B.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C.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16.
在西方人文精神演变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人的理性是获取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这—局面的出现表明
A.宗教改革打破了人们对教会的迷信B.人们积极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
C.人类社会开始成为人们探索的主题D.启蒙运动促使西方理性时代的到来
17.
《宣和(宋徽宗年号)画谱•墨竹叙论》说:“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这说明此类画作(  )
A.描绘民间风情B.注重规范法度
C.彰显文人意境D.突出生活实用
18.
从2011年末开始,中国相关机构先后发布了2012、2013、2014、2015、2016指导性年度汉字“真”“能”“养”“越”“敛”。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国家也都纷纷发布了年度汉字,以一字概括一年。这主要表明
A.汉字的价值得以公认
B.汉字逐渐走向成熟
C.汉字的实用性最明显
D.汉字的蕴意较丰富
19.
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
A.三国时火药己经发明B.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C.武器优劣决定战争胜败D.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
20.
某位在北美的科学家举例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个例子所揭示的科学理论
A.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B.对启蒙运动、科学家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
C.否定了牛顿绝对时空观,使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D.对人类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21.
法国某小说家主张“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认为“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下列作品风格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圣母院》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大卫•科波菲尔》D.《等待戈多》

4.选择题(共2题)

22.

读六大板块图,回答问题。

23.

读六大板块图,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