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久以来,英国的议院定期集会,并且一直有一个和君主谈判政治事务的制度……同时,英国还有一个基于自由理念的合法的政治传统,依照这一传统,议院的成员及其在国内的拥护者在和君主发生冲突时可以而且应当提起申诉。当英国君主试图收税,危及大地主与商人的利益,英国议会有效地抵制了君主试图侵犯他们权益的尝试。
总体说来,法国缺乏和英国相似的自由传统,也没有一个强大的代表机构。君主和其他机构之间也没有互相商谈的传统。由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在税收问题上自17世纪早期以后就不发挥任何作用了。从1614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议会都没有被法国国王召集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不同的政治传统对其近代政治体制建设带来的影响。
材料 长久以来,英国的议院定期集会,并且一直有一个和君主谈判政治事务的制度……同时,英国还有一个基于自由理念的合法的政治传统,依照这一传统,议院的成员及其在国内的拥护者在和君主发生冲突时可以而且应当提起申诉。当英国君主试图收税,危及大地主与商人的利益,英国议会有效地抵制了君主试图侵犯他们权益的尝试。
总体说来,法国缺乏和英国相似的自由传统,也没有一个强大的代表机构。君主和其他机构之间也没有互相商谈的传统。由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在税收问题上自17世纪早期以后就不发挥任何作用了。从1614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议会都没有被法国国王召集过。
——摘编自(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产》
(1)依据材料,归纳英、法在政治传统上的区别。(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不同的政治传统对其近代政治体制建设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7题)
2.
伯利克里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该材料能体现出雅典民主制的原则是
A.普选制 |
B.选贤任能 |
C.法治 |
D.群众监督 |
3.
依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如果不归还某物,物的所有者可以直接将持有者殴打或卖为奴隶。而后颁布的《论告示》第51编中规定:“当依据判决应当返还某物的人,不服从判决,不返还物品的,如果仍继续持有该物,那么承审员将依职权裁定由司法警察强制转移占有,并判处物的持有者返还孳息或返还取自该物的一切收益。”这说明
A.罗马法诞生后,就已告别了习惯法的野蛮规定 |
B.罗马法追求公平和公正 |
C.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
D.罗马法已近完备 |
4.
据统计,美国最高法院从成立到1946年,对国会通过的80件法案和州议会制定的几百件法律作了“违宪”的判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各州与联邦矛盾尖锐 |
B.美国议会对法院负责 |
C.最高法院是美国政治体制的核心 |
D.美国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 |
5.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发展过程中,英国人威廉·米特福出版了八卷本的《希腊史》,主旨在于阐明雅典民主政治的教训和“暴民”统治的弊端。据此可知作者
A.为说明君主立宪制度是更理想的政治制度提供依据 |
B.认可直接民主制度 |
C.认为民主制是雅典衰落的唯一原因 |
D.倡导君主专制制度 |
6.
19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内阁只等于下院的一个工作委员会,不能算独立机关,因为只有得到下院的信任它才能够存在。此言论的依据是
A.如果议会不信任内阁,内阁只能集体辞职 |
B.首相与内阁共进退,内阁意见须一致 |
C.内阁是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的,内阁阁员除极少数外必须是下院议员 |
D.议会拥有立法权,内阁拥有行政权 |
7.
负责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独立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86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中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由此可知
A.需要对史料的背景调查考证并进行史料批判 |
B.回忆录与书信属于一手史料且可信度非常高 |
C.只要对史料敢于作新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 |
D.回忆录与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 |
8.
近代某条约规定:“惟现在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大英钦差大臣与大清特派之大学士尚书会议,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该条约中的“贼匪”是指
A.清朝军队 |
B.太平天国 |
C.义和团 |
D.同盟会 |
9.
“战争重组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一代有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上述材料中的“战争”指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同时存在,管理中央政府的大军阀和管理各省的小军阀同时存在,反动车队中有隶属蒋介石的所谓中央车和隶属各省军阀的所谓杂牌军这样两部分车队同时存在。”上述材料反映出***意在
A.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平衡性 |
B.揭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客观条件 |
C.论证中国革命成功的必然性 |
D.指明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
11.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评价抗日战争“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由此说明了抗日战争
A. 为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B.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枚关的转折点
D.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A. 为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B.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枚关的转折点
D.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3.
杨奎松评价近代某事件是:“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完全是背道而驰。”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 |
B.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合作 |
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 |
D.1949年的北平和谈 |
14.
“中央人民政府应争取早日制定恢复和发展全国公私经济各主要部门的总计划。……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上述材料见于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6.
《美国、俄国和冷战》一书中讲道:“二战以美国的敌人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这证明美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击败任何邪恶力量,而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这还证明了全世界都应该欢迎美国的产品和思想,”为此,美国为实现“全世界都欢迎美国的产品和思想”
A.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
B.开始了欧洲复兴计划 |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D.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 |
17.
某学生进行以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标题最为恰当的是
A.《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B.《缓和与动荡并存》 |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D.《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