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103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3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分析
材料一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而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远征”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长征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
2.
材料一 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
——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49年1月)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时期: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年——1905年),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年——1937年),④赞赏时期(1937年——1944年)⑤清醒时期(1944年——1949年),⑥敌对时期(1949年——)。
——摘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1)材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方针?概括在这些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3)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单选题(共25题)

3.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民众法庭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大会
4.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A.间接民主
B.轮番而治
C.贵族执政
D.直接民主
5.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A.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C.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颁布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1832年议会改革
7.
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最高法院行使
A.行政权
B.司法权
C.立法权
D.选举权
8.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9.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爆发于
A.1840年
B.1900年
C.1911年
D.1919年
10.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上井冈山
C.长征
D.重庆谈判
11.
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的出路
④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中国三大召开
B.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C.北伐战争开始
D.武汉国民政府成立
13.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组织太平军北伐
C.定都天京
D.摧毁江北大营
14.
清军将领邓世昌不畏强寇,直至战死沙场,其牺牲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5.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建设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C.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D.完成转移,胜利会师
16.
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7.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始于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8.
1949年4月21日,***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而打响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9.
斯大林曾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该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20.
1917年11月7日,晚上9点45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这一事件史称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21.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涵是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2.
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A.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3.
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 “一国两制”
B. “和平统一”
C. “九二共识”
D. “国共合作”
24.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第一次提出了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5.
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同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欧共体的建立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26.
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长期影响着世界格局,其瓦解的标志是
A.苏联的解体
B.德国的统一
C.欧盟的成立
D.日本的崛起
27.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组织的建立

3.选择题(共2题)

28.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29.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