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选择题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973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单选题(共31题)

1.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B.十将军委员会C.执政官D.五百人会议
2.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3.
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罗马成文法诞生,其标志为
A.习惯法的废除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公民法的制定D.《民法大全》的编纂
4.
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能连选连任,有任期限制
B.享有行政权
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5.
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大都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国家元首的共同点是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有权解散议会
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6.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A. 内阁制
B. 两党制
C. 总统制
D. 选举议会和议会立法
7.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8.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9.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京城圆明园
B.割占台湾澎湖列岛
C.签定《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10.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
11.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
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12.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假设你是一个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是你所选择的
A.江西的瑞金
B.贵州的遵义
C.湖北的武汉
D.甘肃的会宁
13.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C.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经国兆重庆谈判,但民主政治却再-一次成为人们心中的遗憾,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不愿看到中国实现政治民主化
B.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表示不满
C.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发动反人民的内战
D.中国共产党坚持建立联合政府
15.
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题目是《中国的毛泽 东》。该刊将其列为当年封面人物的主要是因为他
A.倡导政治民主,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
B.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6.
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这面墙上写着“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这面墙是为了纪念
A.马克思B.恩格斯C.拿破仑D.巴黎公社成员
17.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善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是指()
A. 英、法、德   B. 英、法、美
C. 法、德、俄   D. 美、德、俄
18.
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D. 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19.
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 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 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 要正确处理好敌我矛盾
20.
“一国两制”最初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最初成功运用解决的问题分别是()
A. 香港问题、台湾问题 B. 台湾问题、香港问题
C.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D. 台湾问题、澳门问题
21.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 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 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2.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 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 台独势力
C. 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
D. 冷战格局
23.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图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4.
“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愿望”的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不结盟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5.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另起炉灶”
D. “不结盟政策”
26.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争取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
C.争取建立中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7.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28.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两级格局的瓦解B.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
C.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9.
美英轰炸南联盟、占领伊拉克。其行动的实质最准确的是:
A. 打击恐怖分子、保障人权 B. 违反和挑战联合国宪章
C. 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奉行政治全球化政策
30.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的成立
D.德国的分裂
31.
(题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B.不结盟运动兴起
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D.雅尔塔体系逐步瓦解

2.选择题(共4题)

32.下列各项中,哪一组疾病较可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33.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1911年全国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171家,1927年是1374家,1933年达到了2435家。工厂数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
34.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1911年全国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171家,1927年是1374家,1933年达到了2435家。工厂数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
35.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