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95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在伯里克利看来,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什么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上述主张,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3)据材料三,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2.
外交是一个***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图一:***发表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
图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郑重承诺
图三: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图四: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1)美国蔑称新中国为“海盗”式国家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2.单选题(共27题)

3.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4.
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大宪章》的颁布
B.查理二世复辟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光荣革命”
5.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最早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是
A.美国的1787年宪法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掌握国家立法权的是
A.总统
B.国会
C.最高法院
D.内阁
7.
穿越时空隧道,假如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奇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国家的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的元首
D.由民选产生,对议会负责
8.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9.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1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
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3.
1927年,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是
A.周恩来
B.***
C.贺龙
D.陈独秀
14.
2016年底,教育部颁发文件,将“8年抗战”的说法修正为“14年抗战”,下列事件中标志着14年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5.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共150多万人。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A.百团大战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7.
列宁的《四月提纲》为十月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是因为它
A.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理论
B.明确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指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D.确定举行武装起义的方针
18.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9.
下列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法兰西内战》
D.《四月提纲》
20.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涵是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一国两制”
B.改革开放
C.“科教兴国”
D.四项基本原则
22.
1972年,第一个访问新中国,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美国总统是
A.胡佛
B.杜鲁门
C.尼克松
D.克林顿
23.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讲话的内容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24.
1953年12月,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
A.非集团不结盟原则B.公平竞争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分权与制衡原则
25.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是在
A.1945年
B.1951年
C.1967年
D.1993年
26.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C.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7.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
A.20世纪30年代初B.20世纪4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初D.20世纪80年代末
28.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逐渐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是指
A.美国B.俄罗斯C.印度D.日本
29.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 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D.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3.选择题(共5题)

30.根据你对“宽带”、“数字”、“电子邮件”这几个术语的理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31.

 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32.

 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33.如图所示某化合物的结构式,读图回答:

34.

下列最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的现象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