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9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典,凡是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政治活动来实现。……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或抽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因为公职不是终身制,而是年年选举更替,因而公民都有轮流担任公职的机会。
——蒋云芳、胡长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材料三“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揭开了东北抗日战争的序幕。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工农民众行动起来进行抗争。党对义勇军的支持,除派员到各地直接组建义勇军队伍外,还协助义勇军组建和参与领导武装反日斗争。直到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坚持14年抗战,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摘编自王连捷《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十四年抗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不同抗战政策,并说明“14年抗战”这一提法的合理性。
材料二1945年9月2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中国的抗日战争发动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的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从而减轻了苏联和美、英等国的压力。同样,苏联、美国、英国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人力、物力的援助。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2.单选题(共16题)

3.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陪审法庭B.五百人会议C.公民大会D.十将军委员会
4.
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古代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自然法D.万民法
5.
“通过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国会最终宣示: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他们而不是国王代表人民行使这份权力。”上述“革命”发生在
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
6.
1871年,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其主要特点是
A.专制色彩浓厚B.宰相由选举产生
C.实行联邦体制D.宰相对议会负责
7.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起B.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相隔的时间很短D.两次战争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
8.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A.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B.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C.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D.实现了社会的公正
9.
图2为连环画《慈禧出逃》中的插页,描绘了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城的窘相。当时慈禧出逃是由于
A.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B.义和团发动反清起义
C.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D.八国联军进逼北京城
10.
图3为某革命纪念馆内的题词,该纪念馆应位于
A.南昌B.瑞金C.上海D.井冈山
11.
史载,***听闻前线消息后,曾欢欣鼓舞地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个令他高兴的消息是
A.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B.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
C.辽沈战役取得最终胜利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12.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铸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运用这种武器的人”主要是指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议员
D.士兵
13.
斯大林曾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该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14.
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后一个则是指
A. 北平和平解放 B. 1949年北京政协会议
C. 开国大典 D. 全国一届人大
15.
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
16.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
A.中美关系缓和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苏关系缓和D.中国重返联合国
17.
当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当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当东欧发生剧变,苏联最终解体,而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B.单极化趋势
C.以亚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D.多极化趋势
18.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