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革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
材料二 ……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君王”仍是英国的国歌。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过程是如何体现“妥协”的。
材料一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革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
材料二 ……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君王”仍是英国的国歌。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过程是如何体现“妥协”的。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盼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不少于两条;修改理由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材料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盼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不少于两条;修改理由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材料二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
材料三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1)材料一、材料二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产生这种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陈旭麓的观点?
材料一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材料二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
材料三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1)材料一、材料二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产生这种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陈旭麓的观点?
2.单选题- (共9题)
5.
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美国与法国的政治制度的差异是( )
A.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
C.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 | D.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部门官员 |
6.
潘恩(1737-1809)在其《常识》一书中说:“政府呢,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这一思想在美国宪法中主要体现为
A.三权分立 | B.联邦主义 | C.主权在民 | D.共和主义 |
8.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消弱军人战斗力 |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
9.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四千年来我们方大梦初醒,是从甲午战后割地赔款开始的啊。”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革命的开始 |
B.《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
C.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立刻掀起高潮 |
D.甲午战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民族意识 |
10.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左图和右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
B.1927年和1928年 |
C.1937年和1938年 |
D.1949年和1950年 |
11.
下图是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磨好刀再杀》.该漫画的寓意是


A.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 B.说明蒋介石的内战准备还没有做好 |
C.表明穷途末路的蒋介石败局已定 | D.警告人民要警惕美蒋和平主义危险 |
12.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