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东西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其政治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请回答:
(1)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它有什么突出特点?(3分)
(2)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请说出这一时期雅典国家三个主要权力机构的名称。(3分)
(3)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而中国明清时期也曾设置内阁。简要指出二者的两处不同。(6分)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东西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其政治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请回答:
(1)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它有什么突出特点?(3分)
(2)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请说出这一时期雅典国家三个主要权力机构的名称。(3分)
(3)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而中国明清时期也曾设置内阁。简要指出二者的两处不同。(6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述两幅图反映的是哪两次战争?你还知道19世纪列强发动的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1911年10月到1912年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封建专制政体主要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
(3)清朝后期,我们国家饱受苦难,历尽沧桑,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材料一:

(1)上述两幅图反映的是哪两次战争?你还知道19世纪列强发动的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1911年10月到1912年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封建专制政体主要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
(3)清朝后期,我们国家饱受苦难,历尽沧桑,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单选题- (共16题)
3.
如果你是生活在伯利克里时期的一名30岁成年男性公民,你将享受以下哪些权力?
①参加公民大会
②参加陪审法庭的选举
③担任国家公职
④享受国家工资和津贴
①参加公民大会
②参加陪审法庭的选举
③担任国家公职
④享受国家工资和津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5.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
A.中央集权 | B.分权制衡的原则 | C.两党政治 | D.联邦制 |
7.
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领导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领导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一 |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
D.①②③均正确 |
8.
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
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 |
C.“它是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政治体制” |
D.“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一种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 |
10.
从17世纪起,一些国家先后通过革命、独立战争和改革等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符合这种历史现象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形成责任内阁制 ②法国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共和政体 ③美国建立了联邦共和体制,人民享受到一定的权利和自由 ④德国从封建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政体,迅速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1.
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
A.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革命转化为民主革命 |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
C.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国际地位的变化,中国从属于西方 |
12.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
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地区 |
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打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
13.
如果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那么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B.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
C.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D.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抗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
16.
在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春愁”、“泪欲潸”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3.选择题- (共10题)
19.在自然界里不断发生这下列两个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和Ca(HCO3)2 CaCO3+H2O+CO2↑,于是在我国一些地方形成了奇特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等许多溶洞景观.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得出的正确结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