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83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利克里演说词
问题:
(1)通过演说词分析,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占有何种地位?
(2)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这些优势在实践中是否得到充分的落实?试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3)在雅典,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什么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制衡”。政治制度的“制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制衡”的,这种“制衡”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3)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
3.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单选题(共17题)

4.
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私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在罗马法私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据上述观点,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罗马允许平民和贵族通婚的规定是对万民法的完善
B.查士丁尼法典属于万民法范畴
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自由人
D.万民法主要解决境内自由人间的经济纠纷
5.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B.在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6.
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近代西方列强“群狼”式侵略和瓜分中国的典型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②列强侵略方式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点”历史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西方和中国应彼此隔绝
C.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
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9.
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曾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这里“新的出路”主要是指(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0.
《蒋介石日记》中有这样一则日记:“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据此推断,这则日记最有可能记录于
A. 国民大革命期间
B.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
C. 抗日战争期间
D. 解放战争期间
11.
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但不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者
B.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C.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努力
D.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12.
《全球通史》中记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二月革命
C.“四月提纲”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3.
观察下图,判断此图的主题是
A.反对日本割占台湾
B.反对“台独”势力
C.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D.台湾问题既成事实
14.
2015年香港、澳门特首赴京述职时,会场座位安排同以往有很大不同,由以往“并排”会谈式改为国家领导人主持会议的形式。下列对此次座位调整的热议,你认为最接近本意的是
A.克服随意,突出述职的严肃性
B.创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C.港、澳地区法律地位有所下降
D.规范细节,落实双方宪制关系
15.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16.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17.
“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B.“文革”结束C.香港回归D.改革开放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范围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9.
二战后,美国极力建立全球霸权,它在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在亚洲则是
A. 扶植蒋介石打内战
B. 发动朝鲜战争
C. 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 从亚洲撤退兵力充实欧洲
20.
如果给右边德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疆域图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正确的应该是
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
B.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
C.冷战时期的德国
D.柏林墙推倒后的德国

3.选择题(共7题)

2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
①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制
②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
③要求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互相监督
④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
①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制
②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
③要求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互相监督
④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
①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制
②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
③要求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互相监督
④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4.

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面积(m2)

7

6.99

6.98

6.97

6.98

25.

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面积(m2)

7

6.99

6.98

6.97

6.98

26.如图,O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四边形OAED,OCFB都是正方形,在图中所示的向量中:

27.Do you like pears, Amy?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