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近代大国崛起的过程,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下面是围绕“大国的崛起”的主题,从历史学科素养的角度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思维导图——阐述英国发展)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事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政治制度的创新: 经济领域的变革:
任务二(情境再现——解释美国现象)
(2)历史上美国曾出现了下面的社会现象,你能从中提取到哪些信息?(不少于2个)安娜曾是衣食无忧的美国南方人,大萧条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是她还在念大学三年级,圣诞节回家却发现家里一无所有,她被迫加入了妇女就业大军的行列,最后她在一个“土木工程署”的机构求得一职,主要是负责了解就助者是否处于贫困状态中,比如你有车吗?家里有人工作吗,当安娜奔走各地验证信息的准确性时,她被眼前的惨状震撼了,她深深体会到一种无助。有朋友指责安娜过于多愁善感,他们觉得穷人生活特别是黑人是罪有应得,安娜不得不竭力为新政辩解,她在大萧条期间的经历使其对政府在解决国家的贫穷和不幸时的种种努力心存感激。
信息一:
信息二:
任务三(阶段划分——探讨苏联兴衰)
(3)根据下图年代尺的阶段提示,说明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任务四(图片展示——畅谈中国复兴)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结合下面这些图片提供的信息,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悟。
任务一(思维导图——阐述英国发展)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事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政治制度的创新: 经济领域的变革:
任务二(情境再现——解释美国现象)
(2)历史上美国曾出现了下面的社会现象,你能从中提取到哪些信息?(不少于2个)安娜曾是衣食无忧的美国南方人,大萧条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是她还在念大学三年级,圣诞节回家却发现家里一无所有,她被迫加入了妇女就业大军的行列,最后她在一个“土木工程署”的机构求得一职,主要是负责了解就助者是否处于贫困状态中,比如你有车吗?家里有人工作吗,当安娜奔走各地验证信息的准确性时,她被眼前的惨状震撼了,她深深体会到一种无助。有朋友指责安娜过于多愁善感,他们觉得穷人生活特别是黑人是罪有应得,安娜不得不竭力为新政辩解,她在大萧条期间的经历使其对政府在解决国家的贫穷和不幸时的种种努力心存感激。
信息一:
信息二:
任务三(阶段划分——探讨苏联兴衰)
(3)根据下图年代尺的阶段提示,说明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任务四(图片展示——畅谈中国复兴)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结合下面这些图片提供的信息,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悟。

2.
中美两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强的发达国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非常重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美关系发展史

(1)在材料一的①阶段发生了一场美国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在③阶段美国是如何支持蒋介石加紧进行内战准备的?在⑤阶段中美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材料二: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和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根据材料二,简析使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此后不久,国际社会出现了一副题为“UNITEDwewillwin”(团结,我们就能获胜)的宣传画。哪一文献的发表体现了该宣传画“团结”的主题?
材料三:如图漫画名为“眼疾”。漫画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3)由杜勒斯的“眼疾”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是什么态度?请用一具体事实予以佐证。
材料四: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相对的,国务院关税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材料一:中美关系发展史

(1)在材料一的①阶段发生了一场美国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在③阶段美国是如何支持蒋介石加紧进行内战准备的?在⑤阶段中美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材料二: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和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根据材料二,简析使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此后不久,国际社会出现了一副题为“UNITEDwewillwin”(团结,我们就能获胜)的宣传画。哪一文献的发表体现了该宣传画“团结”的主题?
材料三:如图漫画名为“眼疾”。漫画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3)由杜勒斯的“眼疾”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是什么态度?请用一具体事实予以佐证。
材料四: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相对的,国务院关税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2.单选题- (共12题)
3.
有人说“这个雅典人中最好的人”当政期间对内实行民主,对外先后参加和发动了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他使雅典成为希腊最优美最文明的城市。材料中的人物是
A.汉漠拉比 |
B.屋大维 |
C.伯利克里 |
D.孝德天皇 |
4.
自古以来,达州儿女就具有一颗爱国心。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本这次寻衅的结果?
A.“蛐蛐叫喊夜深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每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占领沈阳” |
B.“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
C.“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
D.“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
5.
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6.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是人类的幸福我们自身的完善。”为了实现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是:
A.起草《人民宪章》 |
B.发表《共产党宣言》 |
C.声援巴黎公社 |
D.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
7.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多极化趋势加强 |
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 |
C.经济全球化趋势 |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
8.
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据其内在含义。阅读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张骞出使西域 |
B.郑和下西洋 |
C.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 |
D.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 |
9.
有书籍这样记载“生活在印度恒河源头地区的人们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另一些人生下来只有一条腿,但是十分灵巧。”15世纪末期,一位欧洲学者想对此进行实地考察,那么,他跟随下列哪位航海家才可能到达目的地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12.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顺应这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
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
13.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由信仰、幻想、幼稚或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
B.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 |
C.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都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
D.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