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组成部分,雅典国家的公职人员均通过选举而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十个部落分别用举手选举的办法各选一名将军组成,每年改选一次,连选连任;执政官由各部落先提出候选人,然后在候选人中抽选出九名执政官,任期一年;一般的行政官、议事会成员、公众法庭官都由30岁以上的公民抽签产生,任期一年,不得连选连任。凡年满20岁以上的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有机会担任行政官、议事会议员和法庭审判官、都有监督政府的权利。国家的一切内政外交大计皆由公民大会讨论表决,诸如战争与和平、制度法律、选举和罢免国家公职人员等等。
——摘编自李琼、段海霞《浅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二 168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使国家权力的重心无可挽回地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立法机构。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并规定国王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870年以后法国的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第一步退让是由过去坚决、不肯妥协,死死抓住政权不放的保皇党人做出的,这以后,法国就确立了议会的统治,法国也不再发生革命了,开始用协商的手段逐步建立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英法德三国的现代化经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通过这一系列法案的目的,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指出其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的关系.
材料一: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组成部分,雅典国家的公职人员均通过选举而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十个部落分别用举手选举的办法各选一名将军组成,每年改选一次,连选连任;执政官由各部落先提出候选人,然后在候选人中抽选出九名执政官,任期一年;一般的行政官、议事会成员、公众法庭官都由30岁以上的公民抽签产生,任期一年,不得连选连任。凡年满20岁以上的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有机会担任行政官、议事会议员和法庭审判官、都有监督政府的权利。国家的一切内政外交大计皆由公民大会讨论表决,诸如战争与和平、制度法律、选举和罢免国家公职人员等等。
——摘编自李琼、段海霞《浅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二 168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使国家权力的重心无可挽回地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立法机构。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并规定国王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870年以后法国的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第一步退让是由过去坚决、不肯妥协,死死抓住政权不放的保皇党人做出的,这以后,法国就确立了议会的统治,法国也不再发生革命了,开始用协商的手段逐步建立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英法德三国的现代化经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通过这一系列法案的目的,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指出其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的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和他之前的中国古代帝王是完全不同的。过去所有的帝王去另一个世界时,带走的是和他个人生活有关的东西,秦始皇则不然,他带走的是一套国家的政治体制。从秦始皇之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漫长时间。
——摘编自段清波《秦始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材料二:独立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多次呼吁建立“能够雷厉风行地在整个联邦运用自己的权力”的中央政府。华盛顿的持续呼吁得到响应。1787年夏,他终于有机会在费城制宪会议上主持制订美国的第一部宪法。必须承认,尽管美国宪法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的国情,但起码它适合本国,是美国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实际上,美国宪法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宪法的范例和模本,它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贡献给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
——摘编自王立宗《华盛顿因何伟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开创的“一套国家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主持制订的美国第一部宪法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始皇和华盛顿在国家治理上的近似之处。
材料一:秦始皇和他之前的中国古代帝王是完全不同的。过去所有的帝王去另一个世界时,带走的是和他个人生活有关的东西,秦始皇则不然,他带走的是一套国家的政治体制。从秦始皇之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漫长时间。
——摘编自段清波《秦始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材料二:独立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多次呼吁建立“能够雷厉风行地在整个联邦运用自己的权力”的中央政府。华盛顿的持续呼吁得到响应。1787年夏,他终于有机会在费城制宪会议上主持制订美国的第一部宪法。必须承认,尽管美国宪法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的国情,但起码它适合本国,是美国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实际上,美国宪法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宪法的范例和模本,它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贡献给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
——摘编自王立宗《华盛顿因何伟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开创的“一套国家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主持制订的美国第一部宪法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始皇和华盛顿在国家治理上的近似之处。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具体形式和时机虽然带有偶然性,但在别无其他选择和面临帝国主义巨大外来压力的前提下,中国人民要诉诸暴力革命的手段成为中华民族及自身命运的主宰则显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发展史上的地位就如同俄国1905年革命、法国1830年和1848年革命等一样,是一次更为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总预演和必要的过渡阶段。
——摘编自师泽生、林毅《辛亥革命的价值与启示》
材料二:董必武回忆道:过去我们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了,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失败对中国的有识之士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失败迫使他们去追求更高、更美的理想,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造就了最初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摘编自李淑兰、宗妍《辛亥革命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具体形式和时机虽然带有偶然性,但在别无其他选择和面临帝国主义巨大外来压力的前提下,中国人民要诉诸暴力革命的手段成为中华民族及自身命运的主宰则显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发展史上的地位就如同俄国1905年革命、法国1830年和1848年革命等一样,是一次更为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总预演和必要的过渡阶段。
——摘编自师泽生、林毅《辛亥革命的价值与启示》
材料二:董必武回忆道:过去我们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了,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失败对中国的有识之士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失败迫使他们去追求更高、更美的理想,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造就了最初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摘编自李淑兰、宗妍《辛亥革命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4.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2)关于中印问题.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新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这对当今我国制定外交政策有哪些启示分
材料一: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摘编自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二中印两国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无非就是一个边界问题……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发展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我还设想,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样的问从尊重现实出发,找条新的路子来解决。——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怎么的外交实践?(2)关于中印问题.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新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这对当今我国制定外交政策有哪些启示分
2.单选题- (共20题)
5.
伯利克里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任何提拔,担任公职,这是对他优点的赏赐,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这种思想贯彻到执政上
A.使五百人议事会对所有公民开放 |
B.可以有效地制约野心家的专制 |
C.有助于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 |
D.保障了雅典所有人的合法权利 |
6.
在罗马人的观念中,是否依法统治是合法的政府和成功的暴政之间的根本区别。即使前者是糟糕的而后者是成功的,但在道德的判断上,后者也是不能接受的。这说明罗马人
A.推崇成功的暴政统治 |
B.反感糟糕的法治统治 |
C.注重道德判断的标准 |
D.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 |
7.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
B.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
C.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
D.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
8.
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依据宪法提前解体由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但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胜。1879年,麦克马洪辞职。继任总统格列维发表声明称:我永远不和由立法机构所代表的全民意志相对立”。这表明法国
A.总统掌握国家实权 |
B.共和派能体现民意 |
C.两党政治失去意义 |
D.共和制度逐步巩固 |
9.
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说其“光荣”就在于它不流血,这对英国以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表明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
A.17世纪英国革命没有发生暴力冲突 |
B.制度变迁一定要用暴力革命方式完成 |
C.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政治发展特色 |
D.结束王权专制,国王“统而不治” |
10.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在这里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
B.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
D.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
11.
这项特权使得“帝国主义可以在中国从事生产,因而避免了关税,并降低了运输费用。与那些萌芽中的中国工商业者相比,外国投资者和开发商拥有大量资金、工艺技术和特权地位”。列强的这项特权来自
A.《马关条约》 |
B.《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南京条约》 |
12.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也退守东北。北伐的历史意义在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B.中国迎来了安定和平局面 |
C.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侵略权益 |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13.
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B.是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D.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
14.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期居住,或不时往来,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此规定
A.体现了对中国主权的维护 |
B.成为鸦片战争再次爆发的借口 |
C.限制了中英间的贸易往来 |
D.表现出统治者对洋人的警惕 |
15.
抗战打响后,国民政府提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湖南人喊出“中国如果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的口号,四川人提出“只要四川不亡,中国就不会亡”。这反映出
A.中国抗战的艰巨性 |
B.西南地区是抗战主战场 |
C.全民抗战成为共识 |
D.川湘地方军战斗力最强 |
16.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说:“十月革命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这表明十月革命人士认为
A.俄国革命促进了俄国步入了现代化道路 |
B.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反封建斗争最终胜利 |
C.俄国革命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D.俄国革命有助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
17.
有学者指出,二月革命是一场真正的人民革命,是人民对封建统治的自发反抗斗争的丰硕成果。“丰硕成果”的突出表现是
A.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C.使革命观念深入普通民众 |
D.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
18.
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告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市做出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 |
B.巴黎工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
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 |
D.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
19.
有人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
B.发表《共产党宣言》 |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
D.指导十月革命 |
21.
这一制度充分考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既注意原差异和特点,又考虑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团结等政治因素,该制度的实施
A.消除了各民族之间差异 |
B.改变了民族分布的格局 |
C.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
D.保证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
22.
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


A.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
C.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
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 |
23.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
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