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78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跨过南海的万顷波溽,进入汹涌澎湃的印度洋,开辟了我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海上航道。唐代,我国通过印度洋同非洲东海岸国家有了直接的交往。
唐宋时期,中外海上交通盛极一时。广州、泉州、杭州都是当时主要的国际贸易港口。阿拉伯大旅行家伊本·巴图塔访问我国时,称泉州为“世界最大港之一,或径称为世界唯一之最大港亦无不可也”。正是在海上贸易和友妤交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宋代,我国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建立了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
——摘编自陈公元《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世界局势剧烈动荡,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坚决支持非洲国家和人民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斗争,并对他们所蠃得的民族独立热烈的祝贺与率先的承认,一批在1958年到1965年间独立的非洲国家,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是:北非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西非的几内亚、加纳、马里、贝宁、毛里塔尼亚,东非的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中非的扎伊尔、布隆迪、中非共和国;南部非洲的赞比亚等18个非洲国家。
——摘编自唐同明《论20世纪60年代中非友好关系》
材料三  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欧洲时报》3日发表社论,肯定了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年来取得的成就,并认为中国援助非洲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他国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中非关系的新发展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非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

2.单选题(共24题)

2.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公民掌握”。为了实现全体公民掌握政权,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进行的制度建设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完善公民大会制
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3.
民众法庭是雅典城邦的日常司法机关,除凶杀案和少数重大的特殊案件由公民大会审判外,其他一切刑事和民事案件均由民众法庭做出判决。此外,民众法庭还有权裁决五百人议事会或者公民大会的决议和法案是否违法。这说明民众法庭
A.充分体现了公众平等的原则
B.促进了直接民主的发展
C.能够对立法行政权进行制衡
D.能够代行公民大会职责
4.
马克斯说道:“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闭关自守的贵族,贵族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力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贵族和平民完全溶化在国家中”开始于:
A.习惯法的废除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颁布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订
5.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A.自然法B.万民法
C.公民法D.十二铜表法
6.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
B.国王的权利不断扩大
C.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7.
2017年7月,“我被美国总统拉黑了”火遍了朋友圈。这件事的起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特推上将众多批评者拉黑。同一时间,哥伦比亚大学奈特第一修正案研究所起诉了总统,称推特是公共论坛,特朗普拉黑举动侵犯了公民言论自由。最终美国联邦法院裁定,特朗普不得将推特上的批评者“拉黑”,否则就是违宪!这说明了
A.美国的联邦主权遭到了削弱
B.美国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C.美国实行分权制衡保障民主
D.国会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8.
2018年6月2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首相特雷莎•梅最重要的脱欧法案。但是随后特蕾莎•梅与欧洲联盟的谈判屡屡受挫。据英国媒体12号报道,首相特蕾莎•梅眼下遭遇来自保守党内部的信任危机。约有50名保守党议员在英国议会的公开讨论中,要求特蕾莎·梅尽快下台。这说明在英国
A.议会权力至上,首相要对议会负责
B.首相掌握具体行政权,对英王负责
C.英王是国家元首,掌握实际决策权
D.议会立法限权,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9.
西方各国政治民主化过程大致可归为三种模式:和平渐进方式、暴力革命方式、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的方式。其中是“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0.
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11.
1936年,“国防文学”大行其道,涌现出了夏衍的《赛金花》和《上海屋檐下》、阳翰笙的《李秀成之死》、田汉的《卢沟桥》等杰作。“国防文学”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中国华北地区危机严重
D.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12.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这一规定
A.满足了农民得到土地愿望
B.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C.体现了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D.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13.
1894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复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
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B.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
D.力求坚定民众抗日信心
14.
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这表明国际宣传处
A.活动利于改善抗战国际环境
B.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C.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D.积极对外宣传全民族抗战路线
15.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
A.推翻沙皇统治
B.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进行武装起义
16.
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来解决台湾问题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D.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
17.
中国《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后,西方媒体却蓄意将其描述为是一部“授权发动战争”的法律。而台湾当局也正是看重了海外媒体的这一特征,竭力利用国际媒体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妄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这说明在解决台湾问题上
A.揭露国际媒体的错误导向
B.避免直接出现武力争端
C.应加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D.应构建舆论战传播体系
18.
***曾指出:“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的基础,但还要懂得去运用在此基础上的广泛的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样动员起来的力量就会更多了。”这里的“统一战线”是指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大表大会制度
19.
(题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以下关于我国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③1980年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
***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D.取决于中苏地缘政治
21.
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该文告中的“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发挥重要作用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22.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
A.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
B.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
C.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
D.维系世界政治格局稳定
23.
在冷战过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由于越战的拖累和旷日持久的冷战,美国经济日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对其亚洲盟友以支持,促成了“四小龙”的腾飞。从中可以看出
A.亚洲经济发展冲击两极格局
B.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C.亚太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D.两极格局影响世界经济
24.
1960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1970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1974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这反映出
A.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5.
2013年,世界风云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中东动荡余波难平,涟漪四起,冲击叠重的暗礁;日本右翼势力在领土问题上不断逞强,与邻国关系紧张;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
A.世界面临着新的战争的威胁
B.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动荡的主因
C.南北差距扩大趋势有增无减
D.国际局限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3.选择题(共4题)

26.明明带了3元钱去买练习本,每本练习本4角钱,他最多能买{#blank#}1{#/blank#}个练习本,还剩{#blank#}2{#/blank#}钱.
27.明明带了3元钱去买练习本,每本练习本4角钱,他最多能买{#blank#}1{#/blank#}个练习本,还剩{#blank#}2{#/blank#}钱.
28.

a1 +b2﹣4b+4=0,则ab的值等于(   )

29.

a1 +b2﹣4b+4=0,则ab的值等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