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考复习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073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政治制度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
(2)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是什么政治制度?请分析推行这一制度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伯利克里时期改革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于恋爱自由、会因自由爱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是一步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经典爱情喜剧。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1)材料一体现了近代欧洲的什么社会思潮?14-18世纪的欧洲推动这一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三大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前期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与“文化层面”的代表性事件各是什么?
(3)如何评价“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事件?

2.单选题(共8题)

3.
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为改变这一状况而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 陶片放逐法
B. 万民法
C. 《十二铜表法》
D. 自然法
4.
有学者评论说:“《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该学者描述的“他”是
A.孟德斯鸠
B.卢梭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
5.
当代学者金开诚先生认为:“通过书法艺术,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种种精神和实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作品兼有“肥痩相合,骨力相称”、“自然”、“意境”、“风骨”等特点,这主要反映出
A.儒释道三教互相影响的趋势
B.动荡时期文人们追求精神寄托
C.书法成为修身养性的工具
D.魏晋士人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
6.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下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法艺术为
A.行书
B.篆书
C.楷书
D.草书
7.
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的科学理论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理论
8.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民权主义”的内涵是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进行社会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D.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9.
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
10.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提倡想象。下列作品突出体现这种创作手法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约翰·克里斯朵夫》
D.《安娜·卡列尼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