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6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七年战争(1756-1763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英法之间的商业竞争。双方都力求在海外贸易和殖民帝国的发展方面取得优势。英国在争夺殖民地的霸权中取得了惊人的胜利。英国在七年战争中的胜利是它争夺海上霸权的里程碑。但是更重要的也许是它在殖民争夺中所取得的胜利为它提供了大量原料,使它在工业革命中领先。

——摘编自(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据统计,英国棉花加工量18世纪70年代初是1100万磅,1840年增至45900万镑,增长了40倍;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600多万吨增加到1861年的5700万吨,增长了8倍多;生铁产量从1740年1700多吨增至1850年的2万吨,即增长了1300多倍。

——摘编自刘世明《新编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该制度下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确殖民霸权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对手。
(3)指出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是那一历史事件的结果。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中所述史实与材料三中经济现象的关系。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指出材料一、二所述史实分别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导致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3)说明材料二所述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意义。

2.单选题(共18题)

3.
在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其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4.
《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这规定体现出它
A.维护平民利益
B.限制贵族权力
C.保护私有财产
D.关注经济发展
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该规定主要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制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总统制原则
6.
下图为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共和政体的架构图。这一架构主要仿效了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7.
近代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扶清灭洋”
D.“三民主义”
8.
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对日军发动大规模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这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9.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下列革命最早实践上述思想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0.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11.
如图是反映二战后美国对欧洲某政策的漫画。该政策是
A.马歇尔计划
B.建立军事政治同盟
C.分裂德国
D.推进欧美经济互助
12.
下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为
A.两极格局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
13.
唐朝王维有诗云:“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该诗体现出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刀耕火种
B.集体耕作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14.
古代中国实行的经济政策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是
A.井田制
B.重农抑商
C.均田制
D.闭关锁国
15.
古代中国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源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
C.土地买卖的盛行
D.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
16.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A.生产不计成本
B.产品开始进入市场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经营规模日益萎缩
17.
如图是清乾隆帝颁布的一条谕令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禁绝中外经济交流
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鼓励民间对外贸易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18.
以欧洲为中心是近代世界市场的典型特征。这一市场开始形成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发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自强”“求富”
C.顺应世界潮流
D.实现中国近代化
20.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部门是
A.冶铁业
B.纺织业
C.采矿业
D.机器制造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