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06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二: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孙中山《遗嘱》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主要活动两项。再用一条史实证明他所说的“现在革命尚未成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参考给出的经济角度范例,另从政治和思想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经济: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措施;实业救国成为潮流等。
(4)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孙中山伟大革命精神的内涵,至少两条。
2.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2周年。我国多地纷纷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某校高中学生也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去。
(1)请你为此次年级活动拟定一个简明适宜的主题。
(2)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其实,早在1894年日本已经对中国进行过一次残忍的大屠杀,请写出那次大屠杀的地点。
(3)南京,这个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屡屡出现,几乎成了近代中国的缩影。请你列举除了南京大屠杀以外在此发生的两件历史大事,并各作50字左右的简介。
(4)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中的一次悲剧,好在最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同学们对胜利的原因十分感兴趣,于是上网查找到了下面一则资料,请你认真阅读后作出评论。
抗日战争战胜利后的元宵节,重庆一家报纸就抗战胜利的原因出了一个谜语,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最后的谜底答案丰富多彩:屈原、苏武、蒋干、共工……当时的解释分别是“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联出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以***为首的共产党的功劳”……这些答案和解释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胜利的原因。

2.单选题(共21题)

3.
公元前443—前429年,这15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有的历史教科书也将其称为:
A.“伯利克里时代”
B.“克利斯提尼时代”
C.“查士丁尼时代”
D.“亚里士多德时代”
4.
下边是某同学即将发布的一则微博截图,其中有明显史实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王觉非先生说:“在当时英国政治、社会力量的结构之下,不论是主张君主专制者或主张议会主权者,都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不经暴力而经过妥协来解决上述的基本矛盾,是唯一可能的道路”。这条“道路”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世界殖民扩张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
6.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的频率统计图,高一某班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分析和解读,其中较为正确的是:
A.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毫无民主可言,所以“民主”出现频率直线下降
B.1945~1946年“民主”高频跟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会议有着密切联系
C.194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主,所以“民主”出现频率下降
D.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政治屡试屡败,国民党最终独裁
7.
1895年光绪皇帝在悲痛中亲笔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赐予的对象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曾国藩
D.孙中山
8.
从条约内容来看,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最有力的证据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列强在中国商埠投资设厂并倾销到内地
C.割让台湾岛给日本
D.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这条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
A.确立了三权分立政体
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D.改变了旧的社会性质
10.
从黄龙旗到五色旗的变化可以反映出:
A.封建制度彻底结束
B.共和观念得到普及
C.民族团结备受重视
D.人人平等已经实现
11.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中国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庆节
12.
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13.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国共三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又在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这两次土地运动的共同点是:
①主张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②激发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③造成国民政府孤立无援
④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4.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当时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
下图是由近代著名画家胡考所作的一幅题为《游击战》的漫画,某同学阅读后做了如下解读,其中有误的当是:
A.体现了“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原则
B.表明了游击战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等优点
C.反映了作者痛恨日本人和钦佩国民党的创作意图
D.表现了游击战术配合正规战有效地打击了日本军
16.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个观点:
A.深刻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
C.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肯定了中国抗击侵略者的正义性
17.
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事件的名称被冠以当年的干支纪年,如辛酉政变、庚子赔款等。下列事件习惯上也采用这种称呼的有:
①1840年鸦片战争
②1894年中日战争
③1898年资产阶级改革
④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
以下是就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归纳整理的一张表格(“正确”表示有,“/”表示无),其中出现错误最多的是
选项
条约名称
割地
赔款
通商
突出地位或特征
A
《南京条约》
正确
正确
正确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
《天津条约》
/
正确
正确
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C
《北京条约》
正确
正确
/
中国近代史上开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D
《马关条约》
/
正确
/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A.A
B.B
C.C
D.D
19.
广西是太平天国发祥地之一,当地曾流传这样的歌谣:“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20.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军阀逮捕大批学生
21.
《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论断:
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22.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据此判断,此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3.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是:
A.调整了战略决策的主攻方面
B.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C.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3.选择题(共1题)

24.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4.填空题(共1题)

25.
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