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00年来,五四精神一直在鼓励着青年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6月,郑振铎在《新文化运动者的精神与态度》中写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自发端以至于今,不过一年多,而其潮流已普遍于全国。自北京到广州,自漳州到成都,都差不多没有一个大都市没有新的出版物出现,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新文化运动者的存在。这个现象真是极可乐观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 1920年6月,郑振铎在《新文化运动者的精神与态度》中写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自发端以至于今,不过一年多,而其潮流已普遍于全国。自北京到广州,自漳州到成都,都差不多没有一个大都市没有新的出版物出现,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新文化运动者的存在。这个现象真是极可乐观的。”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
材料二 五四以前中国的社会,可以说是一点没有组织。从前这个学校的学生那个学校的学生是一点没有联络的,现在居然各县各省的学生都有联合会。从前这个学校的教职员和那个学校的教职员也一点没有联络的,现在居然有好几省已经组织成了什么教职员工会。从前工界是一点没有组织的,自从五四以来,有工人的地方,如上海等处也添了许多中华工业协会等种种机关。从前商界也是一点组织没有的,现在如天津等处的商人有同业公会的组织。——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郑振铎的主要观点及其依据。(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的影响。
2.
1979年前后是中国命运大转折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78年的所有出国考察中,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谷牧所率的考察团于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对西欧的访问。它和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以及同年12月的三中全会一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转折点。
(2)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变化。
材料一 在1978年的所有出国考察中,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谷牧所率的考察团于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对西欧的访问。它和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以及同年12月的三中全会一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转折点。
——摘自(美)傅高义著《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1978年12月13日 | 时任美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说,他会将邓小平的意见转告华盛顿,邓同意1月1日是宣布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好日子。 |
1979年01月01日 | 邓小平在元旦讲话中申明了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在他列出的3个主要目标中,其中1个是将台湾回归列入工作日程。 |
1979年01月06日 | 即三中全会刚过两周,北京就为***万里说:“不必陷入争论,你这么干下去就是了,就实事求是地干下去。” |
——依据(美)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改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重要讲话的标题,用一句话指出这一讲话的历史地位,并简述该重要讲话的基本内容。(2)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变化。
2.单选题- (共19题)
3.
与梭伦改革相比,伯里克利时代被称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担任官职的范围扩大,消除了财产资格限制
②民主机构拥有最充分权力
③解决平民参政之忧使民主政治落到实处
④机构设置更加完善
①担任官职的范围扩大,消除了财产资格限制
②民主机构拥有最充分权力
③解决平民参政之忧使民主政治落到实处
④机构设置更加完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4.
古罗马某位法学家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正常理智”。他所指的“真正的法律”
A.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
B.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思想 |
C.必须简洁灵活和实用有效 |
D.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 |
5.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 |
B.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
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
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
6.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其中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役,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②结果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③在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
④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①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②结果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③在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
④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
8.
新中国成立后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一系列外交文件。下列文件内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苏双方认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个最重大的问题
②“中国西藏某些地方和印度某些地方为贸易市场
③“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④“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①“中苏双方认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个最重大的问题
②“中国西藏某些地方和印度某些地方为贸易市场
③“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④“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③④① |
D.②④③① |
9.
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殖民垄断公司。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组织都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B.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
C.只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 |
D.是政府直接对经济干预的产物 |
11.
“对陶瓷制造的卓越研究,对原料的深入探讨,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商业组织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工业革命的伟大领袖之一。”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的是
A.哈格里夫斯 |
B.阿克莱特 |
C.韦奇伍德 |
D.瓦特 |
13.
下图为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纺织业的发展受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②纺织业的发展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
③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
④纺织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①纺织业的发展受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②纺织业的发展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
③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
④纺织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4.
竹枝词在形式上不拘格律,内容上咏风土人情、讽时俗流弊。民国六年,温州有竹枝词写到:“报社于今已数家,《瓯潮》《温处》又《飞霞》……和议初成海禁开,美欧互市擅雄财。自从瓯埠通商后,屡见带轮鼓浪来。”据此判断当时温州
A.自然经济受到欧美冲击开始解体 |
B.已成为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 |
C.通俗性报刊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
D.交通工具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
15.
自然神论(Deism)是在启蒙运动中兴起的一种宗教学说,由英国思想家赫尔伯特(1583-1648)始创,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也都宣传过自然神论。下列有关自然神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的出现受牛顿力学理论的影响 |
B.它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 |
C.上帝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 |
D.它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物质世界 |
16.
马克思在评论文艺复兴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对
此评论解读错误的是
此评论解读错误的是
A.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形式 |
B.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新文化运动 |
C.“战战兢兢”根本上是由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的 |
D.“新的一幕”指的是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 |
17.
某博物馆建周、汉、唐、宋文化展室,需选择一些具备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信息作为时代标签。下表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 三司使闽粤棉布米芾《蝶恋花》 |
② | 江南道均田制立井水车欧体 |
③ | “内朝”五都五经博士《四民月令》 |
④ | 世官制“国有六职”金文《生民》 |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①② |
18.
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于是《花问》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A.柳永 |
B.苏轼 |
C.李清照 |
D.辛弃疾 |
19.
源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召开,为东西方交流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下列项中错误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是
A.汉代的丝织品远销欧洲成为奢侈品 |
B.明代的茶叶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
C.宋元后瓷器开始成为外销重要商品 |
D.中国印刷术经阿拉伯传到西方 |
20.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在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具体主张中,最接近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思想是
A.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B.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 |
C.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
D.嘱咐“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