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2题)
5.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
B.法兰西第一帝国 |
C.德意志帝国 |
D.1787年宪法颁布之前的美国 |
9.
据《清史稿》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年)九月,“丁汝昌率北洋兵舰与日本战于大东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以上史料可以用来研究的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2.
光绪二十年元月,《申报》先后发表《战必胜说》《论日本之谋朝鲜将为俄人所误》《论中国之兵可胜日本》等评论文章,都认为中国必胜,日本必败。这场战争后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
B.国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升 |
C.东交民巷被设立为使馆界 |
D.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 |
13.
2017年I月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并视情形修改相关内容。教育部界定“十四年抗战”的史实依据是
A.九一八事变 |
B.华北事变 |
C.卢沟桥事变 |
D.全民族抗战开始 |
14.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
A.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B.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
C.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
16.
某爱国运动的宣言提出:“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场爱国运动是
A.五四运动 |
B.国民革命运动 |
C.一二·九运动 |
D.全民族抗日运动 |
17.
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20.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下列文献作够见证“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是
A.《南京条约》 |
B.《天朝田亩制度》 |
C.《资政新篇》 |
D.《自卫抗战声明书》 |
26.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3月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这次“政局变动”使俄国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30.
建国之始,新中国选择的是一种有别于苏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英协商的政治体制。这种“精英协商的政治体制”指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村民委员会制度 |
33.
欧洲如果政治、经济、社会崩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将是灾难性的,过剩产品将失去市场,失业、经济萧条以及由于欧洲欠美国大量战债而造成美国预算严重不平衡也会接踵而至。为此,美国
A.提出杜鲁门主义 |
B.实行马歇尔计划 |
C.建立“北约” |
D.制造两个德国 |
36.
古代中国的“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体现“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秦都咸阳 |
B.唐都长安 |
C.宋代东京 |
D.明代扬州 |
42.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道:“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第一次实现全球联系的是
A.迪亚士船队 |
B.哥伦布船队 |
C.达·伽马船队 |
D.麦哲伦船队 |
44.
“他们在1600年时就拥有10000艘商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他们的造船厂效率高,几乎一天能生产一条船。此外,船的制造和操作颇经济合算,他们的船主可以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他们”是
A.葡萄牙人 |
B.西班牙人 |
C.英国人 |
D.荷兰人 |
46.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D. 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D. 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8.
近代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论其主题,就是中国能否从农业文明中走出,从传统中走出,重建合乎世界潮流趋势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化开始于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洋务运动 |
D.辛亥革命 |
49.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C.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9题)
54.
古朗士评述雅典的民主制度时说:“在民主政体的国家中,公民的负担是很重的,几乎足以占据整个一生的时间,而为其个人事务和家庭生活留下的时间则很少。”这反映了
A.雅典采用直接民主 |
B.公民有参与政治事务的义务 |
C.穷人不能成为公民 |
D.妇女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
55.
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两者采取的指施相似之处有
A. 都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地方治理
B. 都制定万民法,扩大公民权
C. 都颁布法律,巩固统治
D. 都重用贵族,实行分封制
A. 都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地方治理
B. 都制定万民法,扩大公民权
C. 都颁布法律,巩固统治
D. 都重用贵族,实行分封制
5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下列各项可入选的有
A. 苏军在欧洲战场上的对德作战
B. 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C. 中国战区有效牵制了日本军力
D.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A. 苏军在欧洲战场上的对德作战
B. 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C. 中国战区有效牵制了日本军力
D.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59.
苏联不仅不参加马歇尔计划,反而以援助东欧各国和建立经互会来与之抗衡,这让杜鲁门喜出望外。杜鲁门认为,如果美国在遏制苏联的同时却又支持苏联恢复经济,实在是荒唐之举,现在苏联另起炉灶,分裂欧洲的责任自然就由苏联来承担。据此可知
A.美国真诚地希望帮助整个欧洲恢复经济 |
B.杜鲁门希望美苏两国合作治理欧洲 |
C.美国不愿背负欧洲分裂的责任 |
D.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内容 |
60.
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159项技术领域中,日本同时领先美国 和欧洲的有39项;当时世界十大银行中有八家是日本银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244家是日本企业。在日本产品的冲击之下,欧美制造业丢城失地,舆论一片哗然,他们把日本的崛起看作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这一评价体现出
A.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
B.日本成功地崛起为世界性政治大国 |
C.美国对日本日益增长的经济、科技实力产生严重担忧 |
D.日本作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容忽视 |
61.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这是个极重要的历史事实,因为它很大程度上与原始积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始积累”是指
A.英国结交了大量的贸易伙伴 |
B.海外掠夺积累大量的财富 |
C.英国政府对工业的长期支持 |
D.圈地运动提供充足劳动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2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6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