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模式基本一致,具有承袭关系。如机构名称、官名和品位大同小异,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整个监察过程,从纠参到复议,从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在传统的中国政治中,要有效地行使政治权力,执法者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或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力。为了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性,中央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就使监督官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使监察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监察职能。
——张晋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与启示》等
材料二 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陪审法庭没有专设法官,任何裁决都由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经常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信任投票,不称职者,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公职人员即使在任满离职时,也要接受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的审查。
——张慧《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预防权力集中的措施,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权力监督机制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中国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模式基本一致,具有承袭关系。如机构名称、官名和品位大同小异,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整个监察过程,从纠参到复议,从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在传统的中国政治中,要有效地行使政治权力,执法者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或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力。为了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性,中央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就使监督官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使监察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监察职能。
——张晋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与启示》等
材料二 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陪审法庭没有专设法官,任何裁决都由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经常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信任投票,不称职者,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公职人员即使在任满离职时,也要接受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的审查。
——张慧《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预防权力集中的措施,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权力监督机制不同的主要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补充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材料三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响更加显著。1804年《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不少地方也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欧洲大陆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民法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其会成为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罗马法“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材料一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补充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材料三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响更加显著。1804年《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不少地方也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欧洲大陆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民法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其会成为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罗马法“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2.单选题- (共20题)
3.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雅典,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
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
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 |
C.设立“五百人会议” |
D.向公民发放津贴 |
6.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
B.法律至上 |
C.轮番而治 |
D.间接民主 |
7.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
A.人民主权的虚假 |
B.直接民主的泛滥 |
C.行政官员的腐败 |
D.轮番而治的弊端 |
8.
在古希腊,每个公民从出生起,要按城邦的需要来抚养和教育。于城邦无用的残疾人没有生存的权利。传说中的斯巴达立法者莱库古就不允许父母按自己意愿养育后代。古希腊人的这种行为说明了
A.城邦是公民的最高监护人 |
B.优胜劣汰的观念深入人心 |
C.城邦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 |
D.城邦担负养育公民的责任 |
9.
雅典公民有权对公民大会已通过的决议提出控诉,如理由正当,陪审法庭将废除该决议,并处罚责任人。如控诉证据不足,则要处控诉者巨额罚金。据此可知雅典
A.陪审法庭具有立法权 |
B.司法审判效率低下 |
C.公民享有法律否决权 |
D.民主监督机制合理 |
10.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
A. 全体雅典人民
B.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C. 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 雅典贵族
A. 全体雅典人民
B.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C. 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 雅典贵族
11.
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
12.
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于是他们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替代方案。这个替代方案最有可能是
A.以血缘关系组织在一起 |
B.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
C.按财产等级划分阶级 |
D.轮番而治 |
13.
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论共和国·论法律》),“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国家篇·法律篇》)。这说明他
A.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
B.批判了市民法的狭隘 |
C.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
D.主张公法要高于私法 |
14.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该学者在此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十二铜表法》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
C.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
15.
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
B.罗马的法律是资产阶级法律 |
C.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建立后开始形成 |
D.罗马法削弱了罗马的共和制 |
16.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12世纪时罗马法出现于意大利和欧洲中部一些自治市的法典中,以解决自身的法律缺陷,罗马法的程序规则被整理并引入法庭中。这些现象出现源于罗马法
A.是成文法,有利于按律判决和量刑 |
B.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罗马国家的兴衰 |
C.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的既得利益 |
D.体系完备、程序严谨有一定普适性 |
17.
西汉成帝时的东海郡有精确数字的吏民比例为1:633,而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官员占公民人数仅约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罗马
A.法制完备,规范人们的行为 |
B.城邦自治,人们独立性较强 |
C.军力强大,保障社会安稳 |
D.疆域狭小,政府事务较少 |
19.
罗马法曾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这表明罗马法
A. 规定了夫妻财产分配原则
B. 给予妇女相应的政治地位
C. 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D. 解决经济纠纷缺乏灵活性
A. 规定了夫妻财产分配原则
B. 给予妇女相应的政治地位
C. 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D. 解决经济纠纷缺乏灵活性
20.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规定了一种所有权转让的具体程序,著名法学家盖尤斯曾作过形象的描述:“使用不少于五人的成年罗马市民作证人……买受人手持铜块说:我根据罗马法说此人(奴隶)是我的,我用这块铜和这把秤将他买下然后,他用铜敲秤并将铜块交给出卖人,好似支付价金。”这项规定
A.推动了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 |
B.体现出罗马法追求公平公正 |
C.显现出很强的预防纠纷的功用 |
D.有利于调整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
21.
《法学总论》中说:“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这种权力源于万民法,因为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哪个民族,主人对于奴隶都有生杀之权,奴隶所取得的东西,都是为主人取得的。”这实质上反映了
A.奴隶地位低下是万民法造成的 |
B.奴隶主的权力完全来自于万民法 |
C.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利益 |
D.万民法适用于任何民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