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05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孟子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
材料二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实现“办法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材料四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4)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德意志皇帝召开的对马丁·路德的听审会上,马丁·路德最后总结说:“皇帝陛下和诸位王公阁下……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或者根据显而易见的论据,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而我的良心能坚信这判定合乎上帝的真道,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因为违背良心做事,我不平安,也不会接受。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愿神助我,阿门。”随后德意志皇帝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
——《马丁·路德传》
材料二 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丁·路德称“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指的是什么?这些改革观点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所说谭嗣同被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些人倡导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给他们造成这样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我们从改革家身上可以学到怎样的精神?

2.单选题(共27题)

3.
公元前6世纪末,促使雅典民主制确立的执政官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4.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
5.
有学者指出,1688年“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
A.《大宪章》的颁布
B.议会制度的出现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责任内阁制形成
6.
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曾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等政体。这反映了法国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7.
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独立宣言》
B.建立邦联制
C.推行三权分立
D.实行总统制
8.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主要历史功绩是
①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驱逐了列强在华势力
④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
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奖励技术发明
D.开设新式学堂
10.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不结盟会议
12.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3.
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14.
如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曹魏时期
D.隋唐时期
15.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6.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B.城市日益喧嚣拥挤
C.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
D.水力成为主要能源
17.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科技成就是
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织布机
C.蒸汽火车
D.电灯
18.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
“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0.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④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
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2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造纸术与火药
B.指南针与印刷术
C.火药与指南针
D.印刷术与造纸术
23.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地心说
24.
19世纪90年代,宣传民权思想,主张变法图存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25.
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是指
A.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B.反对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平均地权
26.
研究杂交水稻,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李四光
D.华罗庚
27.
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
28.
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
29.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范仲淹改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