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货款的决定……1940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材料二 战后执政的(日本)吉田茂政府考虑到战败后日本的处境和自身的条件,政治上、外交上采取低调,唯美国马首是瞻。实行了一条“先富国后强兵”的小日本主义的“吉田战略”。因而,日美关系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平等的、美主日仆的格局。1951年旧金山和会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日美同盟正式形成,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实行“冷战”和争夺世界霸权的走狗。
——杨运忠《走向新世纪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调整和构塑》
材料三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随后美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声明称:“美国对日本领导人采取会加剧与邻国紧张关系的行动表示失望。”为表示对日本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愤怒,美国防长哈格尔取消了原定于2013年12月27日与日本防务相的电话会议。
——新华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援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美、日三国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对中日两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美日关系的特征并分析其根源。
材料一 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货款的决定……1940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材料二 战后执政的(日本)吉田茂政府考虑到战败后日本的处境和自身的条件,政治上、外交上采取低调,唯美国马首是瞻。实行了一条“先富国后强兵”的小日本主义的“吉田战略”。因而,日美关系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平等的、美主日仆的格局。1951年旧金山和会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日美同盟正式形成,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实行“冷战”和争夺世界霸权的走狗。
——杨运忠《走向新世纪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调整和构塑》
材料三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随后美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声明称:“美国对日本领导人采取会加剧与邻国紧张关系的行动表示失望。”为表示对日本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愤怒,美国防长哈格尔取消了原定于2013年12月27日与日本防务相的电话会议。
——新华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援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美、日三国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对中日两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美日关系的特征并分析其根源。
2.单选题- (共14题)
2.
法国政论家邦雅曼·贡斯当在评价古希腊民主制度时指出:“僭主(即独裁者)政治先用一只手打击人民,压制他们的真实意见,再用另一只手打击他们,强迫他们违心地表达合乎需要的意见。”这里“另一只手”指的是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
B.实行“陶片放逐法” |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
D.削减公民大会权力 |
3.
伯利克里说:“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这反映出雅典
A.公民大会决策具有科学性 |
B.公职都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
C.城邦公正平等的民主原则 |
D.民主权利的使用注重程序 |
4.
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方式规定,不到开庭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谁将出席案件的审理,也没有人知道谁将受到审判,在原告、被告及证人发言之后陪审员互不商量,陪审员只依法对案体本身负责,凭自己的良心和判断办事,不受任何外来权威的压迫。这说明雅典司法
A.审判过程缺乏逻辑性 |
B.审判具有公正性 |
C.审判方式缺乏透明性 |
D.审判结果具有偶然性 |
5.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
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之法律及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A.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B.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则 |
C.社会契约的原则 |
D.人民主权的原则 |
7.
1935年1月郭化若听到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感慨万端,提笔写下《七绝·遵义会后》一诗:“千钧重担一丝悬,有术回天事亦艰。十日长征停遵义,单纯防御责谁肩?”从中不能看出他
A.对中国革命艰难险阻的担忧 |
B.对党能够克服艰难的信任 |
C.对“左”倾错误的声讨与谴责 |
D.对中国革命前途感到困惑 |
8.
以下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像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②①
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像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②①
9.
战国时期公羊高《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下列对“履亩而税”的准确解释是
A.按照土地和人口的多少收税 |
B.按照公田的多少缴纳贡赋 |
C.按照私田的多少缴纳贡赋 |
D.按照土地的多少收取赋税 |
10.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11.
英国某经济学家认为1550—1560年是近代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良机。当时英国人把握良机的方式有
①价格革命
②圈地运动
③殖民掠夺
④商业战争
①价格革命
②圈地运动
③殖民掠夺
④商业战争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2.
近代著名实业家荣德生曾感叹说:“天道变,世道却不变。我只想老老实实办实业,可是不靠官场、不依赖乡绅就一事无成。”这表明
A.荣德生思想僵化,坚持“天道” |
B.荣德生想投身官场,升官发财 |
C.封建势力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要符合中国国情 |
13.
黑格尔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句伟大的话。”下面对黑格尔的话评价正确的是
A.有道理,因为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B.没一点道理,因为它没有看到道德对人的约束作用 |
C.有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神和宗教的作用 |
D.没一点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绝对权威和传统 |
14.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统治阶层应过公社生活;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A.体现了理性精神 |
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蓝图 |
C.否定了民主政体 |
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鼎盛 |
15.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师夷长技以制夷” |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
D.设议会、开国会 |
3.选择题- (共2题)
16.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投人资金180多亿元,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开展“农家书屋村村有”活动主要是为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