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自6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西半部已一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从事着远距离的高档奢侈品贸易。一心要恢复罗马的辉煌的查士丁尼高喊着“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他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律文件、补充新法还附加学习指南,企图保持与此前罗马帝国的连续性。这里俨然成为希腊——罗马文明的堡垒,持续达多个世纪,其保留的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冲破中世纪的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
结合所学,概述查士丁尼重新汇编法律的原因及影响。
结合所学,概述查士丁尼重新汇编法律的原因及影响。
2.单选题- (共11题)
3.
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
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
4.
比较法学者彼得•克鲁兹认为:“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进行地区扩张重要历史时期,她吸收和修正了希腊思想和哲学,造就了几近完美的一个制度,即罗马法,它具有适应性,持久且实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形成得益于对希腊的征服 |
B.罗马法因其自身的完美而持久且实用 |
C.罗马法渊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和哲学 |
D.罗马法的发展得益于古希腊文明 |
5.
“当时的……指导机关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却只做上层的团结功夫,蒙蔽阶级矛盾,不去夺取军队,不去武装工农,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不去为群众谋利。”这导致
A.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B.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
C.断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
D.国共合作破裂 |
6.
太平天国控制南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反抗太平天国。这说明太平天国
A.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 |
B.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 |
C.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
D.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 |
7.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下列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皇权专制过于强化是失败的主因
B. 单纯发展海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C. 洋务运动没有改良封建政治制度
D. 缺乏团结统一的领导导致战争失利
A. 皇权专制过于强化是失败的主因
B. 单纯发展海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C. 洋务运动没有改良封建政治制度
D. 缺乏团结统一的领导导致战争失利
8.
蒋介石在1936年9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余始终认定倭寇此时尚不敢与我正式战争,不久彼必觅一回转之途径也。不过我早准备整个之计划,如战事一开,决为长期战争,以期最后胜利耳。”由此可见
A.日本此时军力尚不如中国 |
B.国民政府对抗战早有准备 |
C.国共两党此时已捐弃前嫌 |
D.蒋介石对日本太掉以轻心 |
9.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接着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
B.北平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
C.***思想的形成 |
D.中共七大召开 |
10.
田富达是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唯一的高山族台湾籍代表,他回忆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仅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工作人员就不少。这主要表明新中国
A.对少数民族实行特殊照顾 |
B.此时开始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
C.实行各民族当家做主 |
D.以法律形式维护了公民权 |
11.
与联盟或安全协议不同,中国的“伙伴关系”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关系。1997—1998年,是“伙伴外交”的活跃期,我国与俄罗斯、美国、法国、欧盟建立伙伴关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伙伴关系”即为同盟关系 |
B.“伙伴关系”仅限于主权国家之间 |
C.“伙伴关系”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中国是“伙伴关系”的提出与推广者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