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政治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是妥协、让步、宽容与和解的艺术,政治的奥秘之一就是妥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英国光荣革命中的“光荣”?并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及其法律成果。
材料一: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的民主历程中斗争方式的转变,说明其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英国光荣革命中的“光荣”?并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及其法律成果。
2.论述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情况(1921年-1949年)

材料: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情况(1921年-1949年)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单选题- (共20题)
4.
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民主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主要针对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
A.公民大会制 |
B.差额选举制 |
C.抽签选举制 |
D.公民政治 |
5.
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公权力不能进入私权利或私人法律关系空间,在司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这说明
A.罗马法十分完备 |
B.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 |
C.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 |
D.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 |
6.
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说到“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为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后来淘汰这种制度的事件指
A.“光荣革命” |
B.《权利法案》 |
C.责任内阁制形成 |
D.1832年议会改革 |
7.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专制主义色彩 |
B.军国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8.
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货币曾达到6000种,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德意志地区
A.统一时机不成熟 |
B.统一市场孕育不成熟 |
C.宗教改革不成功 |
D.邦国执政阶级不一致 |
9.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随后
A.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总统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该法案由最高法院裁决
D.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A.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总统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该法案由最高法院裁决
D.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11.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文中的“革命”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
B.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
C.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
D.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
12.
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决。”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与朝鲜间的外交关系 |
B.废除清朝与朝鲜间的不平等条约 |
C.使朝鲜成为真正独立的民族国家 |
D.使日本清除了清朝在朝鲜的影响 |
14.
长征开始时,红军主要领导人硬是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但就是没有想到带上对行军最重要的地图。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
A.长征过程中不忘日常党务工作 |
B.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 |
C.情况太危急没来得及全面考虑 |
D.受共产国际指挥不了解国情 |
15.
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而这一行为未受到清军的阻止。这说明
A.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想 |
B.英国殖民侵略准备充分 |
C.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
D.中英之间军事实力悬殊 |
16.
如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
B.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
C.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
17.
圣西门、傅立叶等思想家和实践家们曾提出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组织,他们的主张
A.根本上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
B.是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同思想的发展 |
C.基于工业革命形势下的贫富分化而提出 |
D.实践了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理性思想 |
18.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有关 |
B.“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C.“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 |
D.材料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
19.
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
20.
***在评论新中国某制度时称“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该制度最可能是
A.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革命委员会体制 |
21.
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对“一国两制”原则的认同 | B.释放出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C.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 D.“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 |
22.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一国两制” ④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⑤政治协商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一国两制” ④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⑤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④ | B.①②⑤ |
C.②③ | D.①③④ |
4.多选题- (共2题)
23.
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两者采取的指施相似之处有
A. 都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地方治理
B. 都制定万民法,扩大公民权
C. 都颁布法律,巩固统治
D. 都重用贵族,实行分封制
A. 都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地方治理
B. 都制定万民法,扩大公民权
C. 都颁布法律,巩固统治
D. 都重用贵族,实行分封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0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